首页 > 法律咨询 > 甘肃法律咨询 > 白银法律咨询 > 白银取保候审法律咨询 > 不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不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

张* 甘肃-白银 取保候审咨询 2020.10.02 22:50:20 480人阅读

不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

其他人都在看:
白银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白银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五十二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2020-10-02 22:51:20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取保候审有什么条件

    专业解答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总之,取保候审的核心在于被取保候审人对社会没有危险性,同时案件的处理不会因取保候审受到不利影响。

    2024.10.29 1305阅读
  • 取保候审是哪儿批准的条件

    专业解答在我国,取保候审是由国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进行审核和批准的。这一刑事司法手段的实施对象,主要针对那些可能受到管制、拘役,甚至可能被单独适用附加刑处罚的犯罪人员;同时也适用于有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者,在此情况下,如果予以取保候审,并不会给社会造成重大危害性;另外对于患有严重疾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人群,或是正处于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也可以考虑给予取保候审的待遇。

    2024.10.25 1228阅读
  • 取保候审的条件规定多久

    专业解答取保候审乃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强制性措施,其主要适用于那些有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执行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同时也涵盖患有重症疾病、孕妇及正在哺乳期内的母亲等特定群体。然而,对于这类群体所采用的取保候审期限,最高不允许超过十二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行踪、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开居住地等。

    2024.10.25 1316阅读
  • 向法院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都有什么

    专业解答申请取保候审的必要条件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单独适用附加刑的情况;第二,当可能被判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并已采取相应举措确保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时;第三,若犯罪嫌疑人身患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孕妇或正在哺乳期的母亲,同样需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会对社会产生危害;最后,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仍未审理完毕,此时也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024.10.25 1871阅读
  • 不能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

    专业解答在司法实践中,若犯罪嫌疑人身负重罪嫌、被法院裁定判处重刑、具有潜在的逃逸风险或再次犯罪可能性、其身份特殊(例如累犯、惯犯)或对社会公共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等情形时,通常无法获得取保候审的批准。在此类情况下,司法机构可能会判定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并不适宜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2024.10.25 1656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