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欠款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欠款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5 · 3503人看过
导读: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欠款诉讼时效从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开始计算。当事人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时间,对于拖欠债务而言,从当事人与对方所约定的债务到期而对方拒绝将债务拒绝归还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因当事人一方提起诉讼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法律义务而进行中断,当诉讼时效中断后,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欠款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一、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欠款诉讼时效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欠款诉讼时效从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就拖欠货款而言,就是从债务到期而对方拒绝归还时起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诉讼时效中断后,期间重新计算。

二、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有哪些

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中止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三、起诉期限与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

起诉期限是行政诉讼中的名词,诉讼时效是民事诉讼中的名词。两种时间间隔的规定虽然都有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惩罚“权利的睡眠者”的作用,但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1.二者性质不同。起诉期限是诉之合法的要件,即起诉能够被法院予以受理的法定条件,规定在行政诉讼法中,系诉讼程序法律制度;诉讼实效是诉之有理由的要件,即原告的诉讼请求能够成立的前提。诉讼时效属于民事实体法律制度,规定在民法通则中。

2.二者立法目的不同。行政诉讼法中之所以设立起诉期限,在于督促相对人尽快行使权利,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效率,维护行政管理秩序的稳定。如果允许相对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对行政行为申请救济,势必使行政行为一直处于被质疑和否定的状态,既影响了行政效率,又将给行政管理秩序带来混乱。民事实体法中规定诉讼时效,其目的在于经过法定期间使原权利人丧失权利,使长期存在的事实状态合法化,有利于经济秩序和法律秩序的稳定。

3.二者的起算时间不同。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从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其采取的是客观行为的标准,强调“行为”;而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以当事人主观感知权利被侵害为标准,强调“权利”。

4.二者的期间有无变化不同。起诉期限是一个固定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的情形。除非有正当事由,并由人民法院决定,才可以对被耽误的法定期限予以延长。而诉讼时效属于可变期间,只要具有法定事由,便可将其中止、中断和延长。

5.人民法院对二者超过法定期间的处理方式不同。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审查起诉期限。相对人超过起诉期限起诉的,人民法院将裁定不予受理;受理后发现超过起诉期限的,裁定驳回起诉,即相对人丧失了起诉权。通常情况下,人民法院不主动审查诉讼时效问题。而且,它不是民事诉讼起诉的法定条件,当事人并不丧失起诉权。经人民法院审理超过诉讼时效的,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即当事人丧失的是胜诉权。

所以说,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欠款诉讼时效从债务履行期满后开始计算,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向法院起诉要求保护自身权益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时间。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区别首先从二者的发生时间不同作为开始,直到二者所造成的法律后果不同作为结束。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 违约金自存在违约行为之日起计算,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违约金数额由双方约定。
    2024-03-03 1125次阅读
  • 2023.03.08 2891次阅读
  • 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024-02-27 1073次阅读
  • 2023.03.10 16245次阅读
  • 根据最高院的相关规定,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一般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可以中断、中止。
    2024-02-19 1338次阅读
  • 2023.03.07 1728次阅读
  • 应当从交管部门下发禁驾的处罚通知之日起开始计算,当事人在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执照。通常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4-02-23 1320次阅读
  • 2023.03.09 116910次阅读
  • 工作满一年后,员工次年即可享受带薪年假。但请注意,具体休假时间需由雇主根据员工意愿和企业情况综合安排。因此,员工应提前与雇主沟通休假计划,以便雇主作出合理调整。最终休假安排的决定权在于用人单位,员工需遵守相关规定。
    2024-04-21 1083次阅读
  • 2023.03.06 221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