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诉讼管辖 > 诉讼时效是三年还是二十年?

诉讼时效是三年还是二十年?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22618人看过
导读:诉讼时效分为一年三年和20年,但是每一种诉讼时效的时长,又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有的一年的情况是指当事人身体受到伤害或者是出售了不合格商品或者短期经济纠纷,普遍情况是为三年。
诉讼时效是三年还是二十年?

一、诉讼时效是三年还是二十年?

诉讼时效3年是属于普通的诉讼时效,而对于20年则是属于最长的诉讼时效,两者的适用条件是不同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根据这一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权利享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效最长也是二十年,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二、诉讼时效的分类

1、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三)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

2、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提起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损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六年。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其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

3、最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所以诉讼时效虽然分成不同的时间段。比如有的是三年,有的是一年,有的是20年,但是通常民事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也就是在这当事人自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的那一刻起算起的三年都是有效的诉讼时效,当事人如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尽量在这三年之内去上诉。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诉讼管辖相关

  • 408次阅读
  • 借条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借条约定了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借条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则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偿还借款,但是最长应在20年保护期限内行使权利。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2024-02-24 1174次阅读
  • 2023.03.13 2835次阅读
  • 466次阅读
  • 借条的诉讼时效是三年。1、借条约定了还款日期的,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2、借条没有约定还款日期的,则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偿还借款,但是最长应在20年保护期限内行使权利。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借条超过时效的处理方式有:1、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欠条达成的还款协议。
    2024-02-22 1391次阅读
  • 2023.03.06 3074次阅读
  • 476次阅读
  • 根据《民法典》规定,欠条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欠钱不还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
    2024-02-19 1294次阅读
  • 2023.03.05 2960次阅读
  • 434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诉讼管辖最新文章

遇到诉讼管辖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