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诉讼 > 公民受逮捕的条件有哪些?

公民受逮捕的条件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3 · 2355人看过
导读:公民受逮捕的条件有三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确有逮捕的必要性,以上三点必须是同时具备,具备其中一个条件是不满足公民受逮捕的条件的,三点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公民受逮捕的条件有哪些?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根据有关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既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对实施多个犯罪行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可:有证据证明犯有数罪中的一罪的;有证据证明有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共同犯罪中已有证据证明有犯罪行为的。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逮捕不同于定罪,逮捕的标准低于定罪的标准,不要求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所有证据都已查证属实,只要求有证据已被查证属实即可。

(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这是关于犯罪严重程度的规定。基于已有证据证明的犯罪事实,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初步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而不是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独立适用附加刑等轻刑或者可能被免除刑罚的,才符合逮捕条件

(三)、确有逮捕的必要性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由于逮捕是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只有在确有必要时才可以适用。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上述两项条件,但采取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足以防止其危害社会的,即无逮捕必要,不应逮捕。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为“有逮捕必要”:

(1)可能继续实施犯罪行为,危害社会的;

(2)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3)可能自杀或者逃跑的;

(4)可能实施打击报复行为的;

(5)可能有碍其他案件侦查的;

(6)其他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

同条还规定,对有组织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暴力

逮捕犯罪和多发性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以及可能有碍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一般应予逮捕。对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采用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方法。所谓严重疾病一般指不治之症、濒临死亡、严重传染病等。所谓婴儿指未满1周岁的儿童。这一规定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公民受逮捕需要符合以上所述的三个条件,并且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才可以实行逮捕,所以有必要掌握逮捕的适用条件,这样才能够及时有效的避免错捕和滥捕的现象发生,逮捕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强制措施。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刑事诉讼相关

  • 316次阅读
  • 图文 逮捕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1条的规定,逮捕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3)有逮捕必要。也就是说,不逮捕或者采取其他较缓和的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等方法,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因而有逮捕必要。
    2024-02-28 1266次阅读
  • 2023.05.13 1617次阅读
  • 11498次阅读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逮捕需满足三项条件:一是有充足证据证实犯罪存在且由特定嫌疑人所为,证据需经核实;二是被逮捕者可能面临至少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三是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措施不足以防止案件调查受阻或存在社会危害风险。逮捕前需严谨评估,确保符合上述标准,防止错误和过度逮捕。
    2024-03-16 818次阅读
  • 2023.05.05 1268次阅读
  • 370次阅读
  •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是逮捕的证据条件、事实条件和前提条件。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这是逮捕的量刑条件、罪责条件或称之为法律条件。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其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2024-02-27 1424次阅读
  • 2023.05.23 1590次阅读
  • 134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刑事诉讼最新文章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