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仲裁 > 不予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的情形有哪些

不予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的情形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2808人看过
导读:劳动仲裁裁决可以不予执行的情形分别是适用的法律依据有错误,劳动仲裁机构根本就无权仲裁的,或者有证据能证明仲裁员有徇私舞弊的这些行为,仲裁裁决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的,诸如此类的情形,法院都会裁定,劳动仲裁裁决可以不执行。
不予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的情形有哪些

一、不予执行劳动仲裁裁决的情形有哪些?

(一)裁决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或者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二)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三)仲裁员仲裁该案时,有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四)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劳动争议仲裁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人民法院在不予执行的裁定书中,应当告知当事人在收到裁定书之次日起三十日内,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有哪些?

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如下:

1、根据《条例》规定,适用于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范围主要包括:

(1)因执行、变更、解除、终止等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2)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

(3)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则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丰富、调整和扩充了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如果法院裁定劳动仲裁裁决不予执行,之前做出的仲裁裁决就等于是无效的了,这样一来,可能还是得通过民事法院解决双方的纠纷,根据劳动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具体原因,可能部分劳动仲裁员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但仲裁裁决有问题的,要主动起诉。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仲裁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仲裁最新文章

遇到仲裁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