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普通
诉讼时效:
通常情况下,
借款合同的普通
诉讼时效期间是三年。
在这三年里,
债权人要积极向
债务人追讨欠款,可采用书面
催款函、短信、微信等多种方式。
一旦债权人有
主张权利的行为,诉讼时效就会中断,然后重新开始计算。
2.特殊情况的时效计算
有约定还款期限:
若借款时约定了还款期限,债务人到期未还,而债权人也未去主张权利,那么从还款
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
未约定还款期限:
对于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债权人能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但要给对方一定的合理准备时间。
当这个合理准备时间结束后,开始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
3.超时效的法律后果:
即便过了诉讼时效,债权并非完全不受法律保护。
此时债务人可能获得
诉讼时效抗辩权,如果债务人不主动主张这个权利,法院依然有可能支持债权人的诉求。
案情回顾:小朱
借给小李5万元,双方未约定还款期限。小朱要求小李还款,小李以过了诉讼时效为由拒绝。小朱认为自己可随时要求还款,不应受诉讼时效限制,双方为此产生争议,小朱遂将小李诉至法院。
案情分析:1、根据法律规定,未约定还款期限的借款,债权人可随时要求还款,但要给债务人合理准备时间,在合理准备时间届满后开始计算三年诉讼时效。小朱要求小李还款时,应给予其合理准备时间,从该时间届满起算诉讼时效。
2、过了诉讼时效,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但如果债务人不主张,法院仍可能支持债权人诉求。若小李在
诉讼中不提出
诉讼时效抗辩,法院可能支持小朱的诉求。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