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一)若发现身边有
挪用公款行为,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可向单位内部的监察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当地的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反映情况,提供线索
证据。
(二)相关部门在接到举报后,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处理,先
立案侦查,在侦查中发现符合
拘留条件的及时采取
拘留措施,拘留后继续侦查
收集证据,确保
侦查终结时
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三)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后,检察院要认真审查,判断是否符合
起诉条件,符合的及时向法院
提起公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
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
犯罪、
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
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
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
流窜作案、
多次作案、
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案情回顾:小朱是某单位财务人员,涉嫌挪用公款。办案机关发现犯罪事实后立案侦查,侦查过程中发现小朱有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情形,符合拘留条件,于是对小朱先行拘留。小朱
家属认为应先收集充分证据再拘留。公安机关在拘留小朱后继续侦查收集证据,侦查终结认为犯罪
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将案件移送检察院
审查起诉。
案情分析:1、根据法律规定,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办案机关有权立案侦查,在侦查中若
犯罪嫌疑人符合拘留条件,如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等,可先行拘留,所以公安机关对小朱的拘留符合规定。
2、拘留是临时性
限制人身自由的
强制措施,公安机关拘留小朱后继续侦查收集证据,侦查终结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后续程序也符合法律流程。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