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公司机密
信息泄露的常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首先,源自企业内部职员的蓄意盗取。
企业员工尤其是负责网络管理的相关人员,往往会
利用职务之便或是企业安全防护体系的疏漏,非法获取并贩售本应保密的公司机密信息;
其次,黑客入侵行为。
随着科技的发展,黑客攻击已经由最初针对政治、军事物资的侵入逐渐扩展至经济领域,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技巧与先进技术,
窃取企业独有且至关重要的信息资源,甚至有可能通过恶意攻击导致企业系统瘫痪,从而使得公司机密信息遭受严重损失;
再次,病毒感染。
病毒作为网络环境中正常运作的最大威胁之一,一旦企业的计算机系统被病毒感染,就极易引发存储在其中的公司机密信息的泄露问题;
此外,还有他人通过截获、窃取、篡改以及公开企业机密信息的行为。
若企业未能采取有效的加密保护措施或者加密强度不足以抵御攻击,那么攻击者就有可能通过互联网、公共电话网络、搭线窃听、在电磁波辐射范围内安装接收设备或者在数据包经过的网关和路由器上截获数据等途径,获取传输过程中的敏感信息;
最后,假扮各类身份获取企业机密信息也是一种常见的泄露方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侵犯商业秘密罪】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说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