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在计算赔偿金时,明确平均工资为税前工资很重要。劳动者要清楚自己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各项收入明细,包括奖金、津贴等,以便准确计算平均工资。
(二)若用人单位计算赔偿金时使用税后工资,劳动者可与单位沟通,指出应按税前工资计算。若沟通无果,可收集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等能证明税前工资的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25-09-27 16:36:02 回复
咨询我
1.赔偿金计算用的平均工资是税前工资。
2.按法律,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年限算,满一年付一个月工资。这里月工资是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按应得工资算,也就是税前工资,含个税和社保个人缴纳部分。
3.用税前工资计算能真实反映劳动报酬,公平体现工资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
2025-09-27 16:14:1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赔偿金计算所依据的平均工资是税前工资。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按一个月工资标准支付。此处的月工资是指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且按应得工资计算,也就是税前工资,涵盖个人所得税及各项社会保险费用个人缴纳部分等。以税前工资计算能更真实反映劳动者正常劳动所得报酬水平,公平合理体现其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状况,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如果对赔偿金计算等劳动法律问题存在疑问,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详细的法律建议。
2025-09-27 15:25:25 回复
咨询我
1.赔偿金计算依据的平均工资为税前工资。按照法律,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月工资是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得工资计算即税前工资,涵盖个人所得税及社保个人缴纳部分。
2.采用税前工资计算赔偿金更合理。它能真实反映劳动者正常劳动所得报酬水平,公平体现劳动者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状况,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建议用人单位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以税前工资为标准计算赔偿金,保障劳动者应得权益。劳动者自身也需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在遇到赔偿金计算问题时,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9-27 14:14:39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赔偿金计算采用税前工资具有合理性。依据法律,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以月工资为标准支付,月工资是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按应得工资算也就是税前工资。
(2)税前工资包含个人所得税及社保个人缴纳部分等,能真实反映劳动者正常劳动报酬。例如劳动者实际付出劳动应得的报酬就是税前金额,它体现了劳动者劳动价值。
(3)以税前工资计算赔偿金,能公平合理地体现劳动者工作期间工资收入状况,从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若按税后工资计算,会因扣税等因素使补偿金额降低。
提醒:
计算赔偿金时要明确是按税前工资算,若与单位在赔偿金额计算上有分歧,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9-27 13:5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