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若劳务合同有离职后工资结清时间约定,双方按约定执行,保障合同的履行。
(二)若合同未约定,提供劳务者完成任务后,接受劳务方应及时支付报酬,一般在劳务关系终止时结清工资。
(三)若接受劳务方拖延支付,提供劳务者可依据民法典规定要求支付报酬并承担违约责任。
(四)协商不成,提供劳务者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5-06-04 05:03:03 回复
咨询我
1.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不同,工资结算按双方约定来。合同明确离职后工资结清时间的,双方得遵守。
2.合同没约定的,劳务完成后接受方应及时付报酬,一般劳务关系结束就得结清。
3.若接受方拖延,提供方按民法典合同履行规定,可要求支付报酬和承担违约责任。协商不成,可收集证据起诉维权。
2025-06-04 04:28:53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劳务关系工资结算依约定执行,无约定应及时支付,拖延支付可追讨并索赔,协商不成可诉讼维权。
法律解析: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不同,工资结算主要看双方约定。若劳务合同明确了离职后工资结清时间,双方需遵守约定。若合同没约定,提供劳务者完成任务后,接受劳务方应及时支付报酬,一般在劳务关系终止时结清。若接受劳务方拖延支付,提供劳务者可根据民法典合同履行规定,要求其支付报酬并承担违约责任。在遇到此类情况时,若无法自行解决,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相关事宜,以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025-06-04 04:07:06 回复
咨询我
1.劳务关系工资结算依双方约定,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时接受劳务方应在劳务任务完成后及时支付,通常在劳务关系终止时结清。这体现了劳务关系在工资结算上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强调按约定和及时支付的原则。
2.若接受劳务方拖延支付,提供劳务者可按民法典合同履行规定要求支付报酬并承担违约责任。这为劳务者维护权益提供了法律支撑。
3.解决措施与建议:当协商不成时,劳务者要积极收集证据向法院诉讼维权。日常中,双方应在劳务合同里明确工资结算和支付时间,接受劳务方需恪守合同约定按时支付,保障劳务者合法权益,促进劳务市场健康有序。
2025-06-04 03:32:1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不同,工资结算主要依照双方约定。当劳务合同明确规定离职后工资结清时间,双方都需严格按此约定执行,这体现了合同的严肃性和双方的契约精神。
(2)若劳务合同未约定工资结清时间,在提供劳务者完成劳务任务后,接受劳务一方有及时支付报酬的义务。在实际情况中,一般应在劳务关系终止时就结清工资。
(3)要是接受劳务方拖延支付工资,提供劳务者可依据民法典中合同履行的相关规定,要求其支付报酬并承担违约责任。
(4)若双方协商不成,提供劳务者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提醒:劳务关系中工资结算易起纠纷,提供劳务者要重视合同约定,注意留存工作证据。遇到问题协商无果,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2025-06-04 03:09: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