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单位一般不能停发五险一金。社保不应被暂停,这是员工的合法权益。单位若停发,员工可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解决,以维护自身权益。
2025-04-15 06:05:01 回复专业解答关于取保候审期限的确定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的时长限制为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而对其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最长期限则不得超过六个月。在此期间内,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及审判工作不得间断进行。若经审查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已届满,应立即解除相应的强制措施。
专业解答上诉期间是否等同于取保候审在法律程序中,在上诉期限内,被告人有权申请获得取保候审。然而,这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首先,必须缴纳保证金或提供担保人;其次,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例如被告被指控犯下刑事罪行,尽管其正在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新生儿,或者被告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由于其不予逮捕可能会导致社会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等情况。
专业解答取保候审期间需否提供担保为确保能在犯罪后获得释放,需要提供担保人作为信用保证。取保候审制度的设定是为了保障被司法拘留或逮捕的嫌疑人和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有权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并应要求其提供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
专业解答取保候审期间的财产收入如何处理首先,当取保候审这一司法程序启动后,工作人员在执行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仍需保持正常的社会活动,因此有必要领取工资以维持基本生活开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会依照员工的日常出勤记录来计算工资数额。
专业解答取保候审在此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往往会所在条件限制内继续展开其正常工作。然而,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这并不代表着无权对其进行岗位暂停,而是取决于企业内部规章制度以及相关联的实际状况,作出最终决策。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明确的条例强制性规定取保候审的执行者必需要暂停其现有的职务工作。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