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 新和县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 赔偿标准

新和县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目前需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才能认定。医疗事故中赔偿义务人给予受害者的赔偿项目包含: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等级不同,赔偿的费用也不同。新和县医疗事故赔偿多少是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因此,当事人在计算新和县医疗事故各项赔偿金额时应该查清相关数据,以便于确定赔偿项目计算标准。

新和县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1、因医疗事故有人身损害但未致残

人身损害赔偿数额=医疗费+康复费+整容费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补助伙食费+营养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

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康复费:根据医嘱或者司法鉴定意见确定的必然发生的费用据实计算

整容费及其他后续治疗费:根据医嘱或者司法鉴定意见确定的必然发生的费用据实计算

误工费:

(1)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

(2)无固定收入,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的,误工费参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3)无固定收入,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平均年收入的,误工费参照新和县相同或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标准计算

护理费:

(1)住院护理及出院后的短期医嘱护理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标准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护理费参照新和县相同地区或相近行业上年度年平均工资标准计算

(2)出院后的长期康复护理

护理费参照新和县相同地区或相近行业上年度年平均工资标准计算,结合护理依赖系数、护理年限和护理人数确定

交通费: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正式票据据实计算,市内一般不超过30元/天,市外一般不得超过国家一般工作人员出差标准

住院补助伙食费:一般为80元/天,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120元/天

营养费:30元/天×住院天数或营养期限

住宿费: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实际发生的住宿费

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受害人的伤情确定,具体金额应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医疗事故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经济能力、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2、因医疗事故致残但未死亡

人身损害赔偿数额=因医疗事故有人身损害但未致残赔偿项目相关费用+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鉴定费

残疾赔偿金:

(1)60周岁以下: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伤残系数

(2)60—75周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年龄)×伤残系数

(3)75周岁以上: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伤残系数

残疾辅助器具费:按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鉴定费:根据实际发生的人身损害伤残程度鉴定费用并结合票据据实计算

3、因医疗事故死亡

人身损害赔偿数额=因医疗事故有人身损害但未致残赔偿项目相关费用+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

丧葬费:按新和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死亡赔偿金:

(1)60周岁以下: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

(2)60—75周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年龄)

(3)75周岁以上: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年

以上内容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仅作参考,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该新和县医疗事故赔偿标准最新整理更新时间为2025年,整理自政府网站、媒体等公开出版物,若内容有误欢迎拨打全国客服热线:400-64365-60。

上述赔偿标准仅供参考。为您推荐:新和县律师

23秒前

赌资追缴但没钱给怎么处理,想了解赌资追缴我没钱给怎么办?

吴亮律师 最近回复:

若被要求追缴赌资但没钱给,可能会面临后续的强制执行措施。建议主动向说明自身经济状况,尝试申请分期缴纳。可以制定还款计划,表明还款诚意和决心。同时,要通过合法劳动尽快赚钱来履行义务。若故意不履行,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等。总之,应积极面对,想办法解决。

35秒前

诉讼离婚去哪里提诉讼讼

律图专业咨询顾问队律师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 (1)一般而言,诉讼离婚应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提起,若被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同,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这是考虑到方便被告参与诉讼以及证据收集等因素。 (2)特殊情形下,被告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时,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因为被告下落不明,让原告去被告住所地起诉不现实,这样规定保障了原告的诉权。 (3)对于不在中国领域内居住的人、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被监禁的人提起离婚诉讼,同样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方便原告进行诉讼。 (4)因此,提起离婚诉讼前,准确确定被告的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信息以明确管辖法院十分重要。 提醒: 在确定管辖法院时要确保信息准确,不同情况对应不同管辖规则,若遇到复杂情形,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46分钟前

诉讼离婚去哪里提诉讼讼

本地优选咨询顾问律师 最近回复:

(一)明确管辖原则:一般按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同,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 (二)关注特殊情形:当被告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不在中国领域内居住、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被监禁时,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三)提前收集信息:提起离婚诉讼前,收集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信息,准确判断管辖法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5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