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含国家安全机关等)在当事人以及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被追诉者刑事责任问题的诉讼活动。
全部专长 >>

刑事诉讼知识

  • 出狱了退赃不退法院有权利追究吗
    法院有权追究未完成退赃的犯罪分子,即便其已服刑出狱。退赃是对被害人财产权益的保护及犯罪行为后果的纠正。司法机关可依法采取查询、冻结、划拨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名下财产等强制执行措施。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退赃义务,可能面临罚款、拘留,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受刑事处罚,出狱后仍需履行退赃义务。查看更多
    2025.10.29 1925次阅读
  • 搜查的程序和要求有什么
    搜查须遵循严格程序与要求:由不少于两人的侦查人员进行,执行逮捕、拘留遇紧急情况可不另用搜查证。搜查时应有被搜查人或其家属等见证人在场,搜查妇女身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搜查情况写成笔录,由侦查人员和相关见证人签名或盖章,被搜查人或其家属在逃或拒绝的,应注明。查看更多
    2025.10.29 1021次阅读
  • 提捕需要多久可以判刑
    提捕即提请批准逮捕,从提捕到判刑时间无固定标准,受案件复杂程度等影响。公安机关提捕后,检察院7天决定是否批捕。批捕后侦查羁押期限有多种情况。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限也有规定,若补充侦查有次数限制。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有宣判期限,简单案件可能数月判刑,复杂案件可能超一年。查看更多
    2025.10.29 1236次阅读
  • 刑法和解能强行吗
    刑法中的和解不能强行。刑事和解是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赔礼道歉等取得被害人谅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刑事诉讼法》规定,适用和解程序的案件,公检法机关要审查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强行和解违背制度初衷,损害当事人权益,影响司法公正,其达成的协议不具合法性和有效性,公检法机关不予认可。查看更多
    2025.10.29 1808次阅读
  • 口供能作为刑事证据吗
    口供能作为刑事证据,它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属八类证据之一。口供有特殊性,真实口供对查明事实有重要价值,但因嫌疑人与案件结果有利害关系,口供可能虚假。司法实践中不能仅凭口供定罪,只有被告人供述无其他证据不能定罪,无供述但证据确实充分可定罪,证据确实充分有相应条件。查看更多
    2025.10.29 1854次阅读
  • 犯人可以自己上诉吗
    犯人可以自己上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裁定,有权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其同意也可上诉。犯人作为被告人有独立上诉权,可通过原审法院或直接向二审法院上诉,判决上诉期限十日,裁定五日,从接到文书第二日起算,能借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查看更多
    2025.10.29 1637次阅读
  • 轻伤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轻伤涉及故意伤害等刑事犯罪。刑事上,依《刑法》,故意伤害致轻伤构成犯罪,处三年以下刑罚,公检法按程序处理,符合条件可适用刑事和解,犯罪方真诚悔罪获谅解后,公安机关可提从宽建议。民事上,被害人可在刑诉中提附带民事诉讼索赔,也可刑诉结束后单独起诉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查看更多
    2025.10.29 1235次阅读
  • 刑事再审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刑事再审案件审理期限依程序而异。一审程序审理的,一般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至迟三个月,可能判死刑等案件经上一级法院批准可延长三个月,特殊情况再报请最高法院批准;二审程序审理的,应在二个月内审结,类似一审情形经高院批准或决定可延长二个月,特殊情况报请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其决定。查看更多
    2025.10.29 1302次阅读
  • 法院判刑按照口供吗
    法院判刑非仅依口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判案要重证据、调查研究。仅有被告供述无其他证据不能定罪量刑,无被告供述但证据确实充分可定罪。证据确实充分要满足多项条件,法院判刑会全面审查各类证据形成证据链,排除合理怀疑后判决,口供需与其他证据印证,只是其中一部分。查看更多
    2025.10.29 1437次阅读
  • 立案后没逃避侦查追诉时效如何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立案后逃避侦查或审判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若未逃避,追诉时效计算遵循正常规则,从犯罪之日起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终了之日起算。一般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等。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算,即按正常标准及相关规则计算。查看更多
    2025.10.29 1108次阅读
  • 再审申请驳回后多久提起检察院抗诉
    再审申请被驳回后一般十日内向检察院申请抗诉,不过具体时间因地区、案件类型等因素有别。当事人要尽快在规定时间提申请维护权益,检察院会审查,符合条件依法启动抗诉程序。审查处理需时难定,未及时申请可能无法进一步救济,所以当事人应关注法律规定和程序,保障自身权益。查看更多
    2025.10.29 1809次阅读
  • 哪些犯罪有五年的追诉时效
    依据《刑法》第八十七条,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追诉时效为五年。部分犯罪符合此条件,如危险驾驶罪处拘役,非法侵入住宅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其追诉时效均为五年。同时指出,若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从终了之日起算追诉时效;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查看更多
    2025.10.29 1123次阅读
  • 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案件如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过追诉时效不追究刑责,已追究的应撤销案件等。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撤案,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不起诉,审判阶段法院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追诉时效有延长、中断等特殊情况,如立案后逃避侦查或审判、应立案而未立案不受限,犯罪有连续或继续状态从终了之日起算。查看更多
    2025.10.29 1320次阅读
  • 刑事案件间接证据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吗
    刑事案件中间接证据能作定案依据,但要满足条件。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需与其他证据结合。只有间接证据定案时,要证据查证属实,相互印证无矛盾和疑问,全案形成完整证明体系,认定事实能排除合理怀疑且结论唯一,运用证据推理符合逻辑和经验,满足这些条件才可作为定案依据。查看更多
    2025.10.29 1352次阅读
  • 对于犯罪预备可不可以起诉
    犯罪预备可以起诉。依据刑法,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预备犯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其虽未着手实施犯罪实行行为,但对法益构成威胁,有社会危害性。检察院认为犯罪预备事实查清、证据充分时会提起公诉,不过实践中会综合考虑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不认为是犯罪,也就不会起诉。查看更多
    2025.10.29 1323次阅读

刑事诉讼热门文章

  • 酒驾案件在调查中补充侦查后,依然不能认定这类这类犯罪的检察院可以不起诉。相关的检察部门和公安部门都应积极的收集案件的证据,存在事实证据不清或不足以处罚的,应立即释放这类案件当事人,按照我国的法律程序进行办理。
    6391次阅读2024.09.05
  • 公开宣判的刑事案件在网上当然可以查询得到,所有网民对于刑事法庭的最终宣判结果也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而因为法律制度是适用于人们的需求的,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法院的宣判和绝大多数民众的预期应该都是一致的。因为法律不能脱离于民众单独存在。
    76447次阅读2024.08.23
  • 在我国相关的辨认地点的笔录应根据辨认时间、地点、单位、辨认人员、辨认目的进行书写。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确保这类辨认证实有效,在案件的审理时,可以作为案件证据,对这类案件的审理起到作用。
    6962次阅读2024.08.16
  •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相关刑事处理事项的具体要求,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实行,在法律意义上是具有权威性的,如若违反相关事宜应追究责任处置。那么,刑诉法第二百零四条中关于重新审判有什么规定呢?根据相关内容,重新审判的情形应当包括四种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定。
    32389次阅读2024.08.11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25175次阅读2024.07.22
遇到刑事诉讼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
更多

律师权威解答

刑事诉讼精选解答

热门刑事诉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