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使用未成年工造死亡怎么算?

使用未成年工造死亡怎么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8 · 4046人看过
导读:未满16周岁的属于童工,用人单位招用童工导致其因工作原因死亡,不能认定工伤。应当按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赔偿。

使用未成年工造死亡怎么算?

对于雇佣童工我们大家都知道是违反我们国家的法律规定的,但是雇佣未成年工并不是违反我们国家法律的行为。对于使用未成年工的情况现在越来越多见了,但是未成年工也是人也是有受伤的时候,如果使用未成年工造死亡怎么办呢?

未满16周岁的属于童工,用人单位招用童工导致其因工作原因死亡,不能认定工伤。应当按照《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赔偿。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指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  

前款所列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  

第三条 

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  

劳动能力鉴定按照属地原则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伤亡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第四条 

职工或童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确定,并全部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第五条 

一次性赔偿金按照以下标准支付:  

一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4倍,三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2倍,四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0倍,五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8倍,六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6倍,七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4倍,八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3倍,九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2倍,十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倍。  

前款所称赔偿基数,是指单位所在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第六条 

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造成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并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一次性支付丧葬补助等其他赔偿金。

对于使用未成年工造死亡的问题其实案例也有发生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国家的补偿规定说的是未成年工工伤的话是可以按照成年工人工伤补偿条例的,所以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工伤补偿标准上面找到答案,但是我们是要找当地的规定的而且要结合我们的工资。

网站地图

更多#劳动关系相关

  • 非法拘禁中意外造成被拘禁人死亡的,算作非法拘禁的加重情节,需要在非法拘禁基本量刑的基础上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024-02-28 1358次阅读
  • 2023.03.11 2516次阅读
  • 医疗事故造成人死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024-02-28 1290次阅读
  • 2023.03.03 8330次阅读
  •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20年计算。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2024-02-26 1183次阅读
  • 2023.03.07 5951次阅读
  •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会被处罚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2-28 893次阅读
  • 2023.03.07 3340次阅读
  •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会被判刑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2-27 1411次阅读
  • 2023.03.13 2433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