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遗产继承 > 继承遗产有时效限制吗

继承遗产有时效限制吗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与@陆善宏律师联合整理 · 2022.03.28 · 18256人看过
导读:继承没时效,所有继承人随时分割遗产 继承纠纷时效是2年,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 《继承法》 第二条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八条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ArticleTitle}

法律对某项权利的保护并不是永久性的,一般都会有时效的限制。而在遗产继承法律中,继承人如果要继承遗产有时效限制吗?如果某个继承人长时间没有要求继承遗产,过了很多年后又突然要求继承遗产,并因此而与其他继承人之间有发生遗产继承纠纷怎么解决?详细内容请从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继承遗产有时效限制吗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法律规定,只要继承人没有明确表示放弃继承,那么就可以被认为接受继承。

如果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被其中一个继承人占着,其他继承人好几年都没有要求分割,这种情况下,只要独占遗产的继承人没有明确表示不和其他人共同拥有继承财产,其他的继承人就依然和该继承人共同所有遗产。

除非这个继承人明确表明独占遗产,这个时候其他继承人的继承权就受到了侵犯,也就是诉讼时效才开始计算。

但如果独占超过了20年,其他继承人自然丧失继承权。这就是最长时效的规定。这个情况下不管继承人知不知道继承权受侵害的事实,都不得再要求继承权。

二、发生遗产继承纠纷怎么解决

1、自行协商

继承纠纷发生后,相关当事人可以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互谅互让,就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协商达成一个各继承人都愿接受的协议,然后按协议分割遗产。协商虽然是在产生纠纷的当事人双方之间进行,但也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协商不是法定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必经程序,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达成的协议也必须基于双方当事人自愿。

(2)合法原则。经协商达成的协议本身也要合法,否则无效。值得注意的是,当事人在协商处理继承纠纷时,可以放弃自己的权利,对此不能按违法对待。

(3)不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当事人不得为达成协议,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或者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否则不受法律保护。

2、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发生继承纠纷后,如有关当事人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经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达成协议以后,各当事人都应当自觉遵守和履行。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继承纠纷发生后,经协商不成时,可以不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不成协议的,任何一方也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上文的讲解,继承遗产有时效限制,而这个时效通常为两年。现实中,继承人之间发生遗产继承纠纷是被继承人最不想看到的,因此,继承人之间要尽量和平解决遗产继承问题,确定好遗产继承分配的方法。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图驻马店律师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律图网温馨提示: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民法总则、侵权责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同时废止。如果您涉及《民法典》规定的问题#点击这儿#进行查看!若需帮助可#咨询律图网律师#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遗产继承热门文章

  • 1、房屋评估:首先必须通过评估公司对房屋进行市值评估。2、继承公证:申请人应当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领取继承公证书。3、房屋测绘:申请人须到房地产测绘部门申请办理房屋面积测绘或转绘手续。4、继承登记:申请人持房地产权证、继承公证书、房屋测绘等证明到房地产交易中心申请继承登记手续。
    84970次阅读2022.07.28
  • 老人去世后是按照遗嘱、遗赠、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的顺序来处理其遗产的,此时如果有前者,并且是合法有效存在的话,那么就按照意愿来继承。
    117209次阅读2022.07.28
  •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从被继承人死亡那一刻开始,遗产就可以进行继承分割。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1、遗嘱继承。2、遗赠。3、遗赠扶养协议。4、法定继承。
    7371次阅读2022.07.28
  • 财产税没有总额的具体规定,要根据纳税人获得的财产价值来确定。特点:它是对特定财产的拥有者或者支配者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对财产“存量”征收的一种税,它以财产存在为前提,是对财产纯收入量征税,并且所征收的税款数量与财产的数量和价值一般成正比关系;它是直接税,即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收负担。
    7199次阅读2022.07.28
  • 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该条规定,把非婚生子女的地位视同婚生子女,婚生子女享有的一切权利,非婚生子女同样享有,且不允许任何个人、组织、法人加以危害和歧视。
    63542次阅读2022.07.28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婚姻家庭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