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标准是啥
根据《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这里的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此外,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劳动合同法下工伤赔偿标准是啥
工伤赔偿标准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而非《劳动合同法》。赔偿分不同情况:一般伤害(未致残):包含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伤残情况: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除上述费用外,一至十级伤残分别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至27个月本人工资。五至十级伤残,解除劳动关系时还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工亡情况:近亲属可获丧葬补助金(6个月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供养亲属抚恤金等。
三、劳动合同法关于违约金赔偿咋规定
《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赔偿有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但存在两种例外情形:
一是服务期约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若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是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在劳动合同法中,经济补偿金标准有着明确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符合法定情形时,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其标准通常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比如,小李在公司工作了3年,月工资5000元,若符合条件,公司应支付给他3×5000=15000元的经济补偿金。你对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支付情形等还有疑问吗?若有,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