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倍工资怎么申请仲裁
申请双倍工资仲裁,可按以下步骤:
1.确认仲裁范围: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收集证据:准备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数额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同事证言等。
3.提交仲裁申请: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填写仲裁申请书,写明双方信息、仲裁请求(要求支付双倍工资)、事实和理由。附上准备好的证据材料。
4.后续流程: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时间。届时双方参加庭审,举证、质证、辩论。最后仲裁委作出裁决。注意,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二、双倍工资申请仲裁需满足哪些条件
双倍工资申请仲裁,需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比如,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其次,仲裁申请需在法定时效内提出。一般是从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结束后一年内提出。
再者,劳动者需有初步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及用人单位未签合同情况。例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最后,仲裁请求明确合理,仅针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期间应得的双倍工资差额部分,不包括已支付的正常工资。满足这些条件,劳动者申请双倍工资仲裁才可能得到支持。
三、双倍工资仲裁时效如何计算
双倍工资仲裁时效从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结束之次日开始计算一年。
比如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那么从第二个月起应支付双倍工资,仲裁时效从满一年的次日起算。如果用人单位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持续至用工满两年,仲裁时效就从满两年的次日起算。不过,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需注意,时效计算较为复杂,具体情况还需结合实际综合判断。
当探讨双倍工资怎么申请仲裁时,要知道这并非易事。首先需明确申请仲裁的时效,避免因逾期而丧失权利。同时,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等,以支撑自己的主张。而且在仲裁过程中,还需了解仲裁程序和规则,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双倍工资申请仲裁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最终结果。若你在双倍工资申请仲裁方面还有诸如证据收集、仲裁流程细节等疑问,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提供精准解答与有效指导。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