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以后到鉴定要多长时间完成
一般来说,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在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不过,如果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等情况,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主任批准,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此外,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所以,从工伤认定完成到得出鉴定结论,正常情况下60日可完成,特殊情况最长90日。但后续若涉及复查鉴定,时间会另行计算。
二、工伤认定以后治疗费用谁出
工伤认定后,治疗费用通常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符合规定的工伤治疗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此外,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
总之,一般情况下是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保则由单位承担,治疗工伤疾病费用可报销,非工伤疾病按医保处理。
三、工伤认定以后多久才能做伤残鉴定
工伤认定后,一般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时就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即伤残鉴定)。
依据相关规定,停工留薪期通常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所以,在工伤职工病情稳定,停工留薪期满或者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即可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伤残鉴定申请。具体时间需结合工伤职工的实际治疗恢复情况确定。
在了解工伤认定以后到鉴定要多长时间完成这个问题后,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比如,在等待鉴定期间,职工的病情变化可能会影响鉴定结果,所以要妥善保存好相关病历资料。而且,不同地区的鉴定流程和时间安排可能存在差异。若你对工伤鉴定的具体操作流程、所需材料准备等方面还有疑问,别再纠结。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的法律团队会为你提供详细、准确的解答,帮你清晰把握工伤鉴定的每一个环节,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