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是多少
工伤赔偿标准依不同情况而定:
1.医疗费:实报实销。
2.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福利待遇发放,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
3.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依护理等级支付。
4.伤残津贴:一级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按月支付;五级、六级伤残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放。
5.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工资,二级25个月,三级23个月,四级21个月,五级18个月,六级16个月,七级13个月,八级11个月,九级9个月,十级7个月。
6.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五级至十级工伤职工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支付,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需注意,赔偿项目和标准因地区、伤残等级等因素有差异,建议详细咨询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或专业律师。
二、工伤认定后待遇申请要多长时间
工伤认定后申请待遇的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
一般来说,社保部门会在收到完整申请材料后的60日内作出工伤待遇支付的决定。
若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社保部门会在15日内作出决定。
例如,单位或职工按照规定准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医疗费用明细等相关材料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待遇,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社保部门会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完成审核并支付待遇。但如果存在材料不完整需补充、情况复杂需调查核实等情形,时间可能会相应延长。需注意各地具体规定和操作流程可能有细微差别,建议及时与当地社保部门沟通确认进度。
三、工伤认定后怎么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认定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一般按以下流程:
首先,职工或其近亲属、用人单位需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其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在收到申请后,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情,依据相关标准提出鉴定意见。
然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该结论一般会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必要时可延长30日。
最后,将鉴定结论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若对鉴定结论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再次鉴定。
在工伤认定后,赔偿标准是大家极为关注的。除了基本的医疗费用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比如工伤十级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如果工伤职工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不同伤残等级对应的标准各不相同。你是否对工伤赔偿标准存在疑问呢?若对工伤赔偿的具体计算、赔偿流程等还有困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读,让你清楚了解自身权益。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