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金融诈骗辩护 > 传销式诈骗怎么定罪

传销式诈骗怎么定罪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7.07 · 1235人看过
导读:传销式诈骗可能涉及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诈骗罪。以经营活动为名,通过特定方式组成层级,以发展人员数量计酬返利,扰乱秩序的传销活动,组织、领导者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在传销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财,构成诈骗罪。实践中依行为特征、后果等综合判断罪名适用,符合哪罪构成要件就按哪罪定罪处罚。
传销式诈骗怎么定罪

一、传销式诈骗怎么定罪

传销式诈骗可能涉及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诈骗罪。

若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组织、领导者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若在传销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则构成诈骗罪。

实践中通常依据具体行为特征、危害后果等综合判断罪名适用。如行为符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构成要件就以此罪定罪处罚;若诈骗手段突出且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可能按诈骗罪定罪。

二、单位少发工资怎么办

若单位少发工资,首先应与单位进行沟通,明确少发原因。若因计算错误等失误少发,单位应及时补发。

若单位无故少发,可采取以下措施: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单位限期支付。若逾期不支付,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也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足额支付工资及相应经济补偿。需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及工资标准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仲裁裁决后,若单位不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要遵循法定程序,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单位少发工资可以要求补偿吗

这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单位少发工资是因不可抗力、经营困难等合理原因,且已与劳动者协商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比如补发计划等,可能不涉及补偿。

但若是无故少发,劳动者可要求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当聚焦传销式诈骗怎么定罪这一问题时,我们知道它主要依据诈骗的金额、情节等多方面来判定。除了定罪,还有一些相关要点值得关注。比如,参与传销式诈骗的资金流向该如何处理,是否能追回被骗款项等。这些问题与定罪紧密相关,影响着受害者的权益。若你对传销式诈骗定罪以及后续相关问题仍有疑惑,别错过获取准确解答的机会。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会依据具体情况,为你详细剖析,提供精准且实用的法律建议,助你清晰了解自身权益与应对之策。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