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订立 > 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怎么处理

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怎么处理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7.05 · 1389人看过
导读: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重大误解涵盖合同性质、对方当事人等多方面,基于误解者自身原因。当事人应在知道或应知道撤销事由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灭。合同被撤销自始无约束力,双方恢复原状,有过错方赔偿对方损失;未行使撤销权,合同继续有效,双方按约履行义务。
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怎么处理

一、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怎么处理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重大误解包括对合同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且这种错误认识是基于误解者自身的原因,而非对方的欺诈胁迫等。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否则撤销权消灭。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恢复原状,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如果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未行使撤销权,合同则继续有效,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二、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应该怎么处理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比如对合同标的、质量、数量、价格等产生错误认识。

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该合同。行使撤销权有时间限制,一般是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有没有效

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并非当然无效,而是属于可撤销合同。

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比如,甲误将价值10万元的古董当作普通工艺品以1万元卖给乙,甲存在对标的物价值的重大误解。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返还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有过错的一方还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不过,如果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或者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等,撤销权消灭,合同就会继续有效。

当探讨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怎么处理时,这其中有着一系列严谨的法律规定与应对方式。重大误解不仅可能影响合同的效力,还会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权益平衡。比如,若一方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在撤销合同后,双方需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对合同撤销后的财产返还、损失赔偿等具体操作有疑问,或者不确定自己的情况是否属于重大误解,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读并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让你清晰把握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后的处理路径。

网站地图
更多

合同订立最新文章

遇到合同订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