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什么情况下,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顺延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可以顺延的情况主要有: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当出现上述法定情形时,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对于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二、在什么情况下能终止劳动仲裁执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执行可能终止的情形如下:
1.申请人撤销申请:申请人主动向法院提出撤销执行申请,法院会裁定终结执行。
2.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比如仲裁裁决被依法撤销,执行依据不存在了,执行自然终止。
3.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此时执行无法继续。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相关执行需求消失。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例如执行和解后,双方履行和解协议完毕等。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执行程序将依法终止。
三、在什么情况下公司可以自愿解散
公司自愿解散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此时,公司可依据章程规定进行解散清算。
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股东可通过法定程序,表决通过解散公司的决议。
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公司进行合并或分立时,原公司的法人资格消灭。
公司自愿解散时,应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组需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业务,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等。清算完毕后,办理注销登记,公司终止。
当我们探讨在什么情况下劳动合同的期限可以顺延的时候,除了法律明确规定的特定情形,实践中还有一些细节值得关注。比如,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另外,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劳动合同也会顺延。若你对劳动合同期限顺延的具体操作、相关权益保障等还有疑问,别错过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精准解答,消除困惑。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