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事务 > 合同纠纷 > 装修合同构成欺诈的标准是什么

装修合同构成欺诈的标准是什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4.16 · 1659人看过
导读:装修欺诈需符合四个条件。一是欺诈行为,装修方有意说假话,如以次充好,或隐瞒关键真相,如团队无资质;二是欺诈故意,装修方存心骗人让业主签约;三是错误认识,业主因被忽悠产生错误认知而签合同;四是遭受损失,业主因欺诈权益受损,如健康问题或额外支出。受欺诈方可要求撤销合同并索赔。
装修合同构成欺诈的标准是什么

一、装修合同构成欺诈的标准是什么

欺诈行为:装修方有意说假话,像号称用高档环保材料,实则是劣质货;或藏着关键真相,如装修团队没资质。

欺诈故意:装修方打心底就想骗人,想让业主稀里糊涂签合同

错误认识:业主被忽悠,信了假话才签合同,比如因材料虚假描述以为能装好。

遭受损失:业主因欺诈吃了亏,像身体因劣质材料出问题,或要多花钱修装修。符合这些就是欺诈,受欺诈方可要求撤销合同并索赔。

二、装修合同欺诈在法律上的赔偿标准是啥

装修合同欺诈的赔偿适用《民法典》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依据《民法典》,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欺诈方应返还已支付费用,有过错的一方需赔偿对方由此所受损失。

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装修属于消费行为时,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按照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此外,还可能涉及因欺诈行为导致的其他直接经济损失赔偿,如因合同欺诈额外支出的费用等。

三、装修合同欺诈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装修合同欺诈需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民事方面,依据《民法典》,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该装修合同。合同被撤销后,欺诈方应返还受欺诈方已支付的装修款项,并赔偿受欺诈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如因欺诈导致的额外支出等。

行政方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对实施欺诈的装修公司或个人作出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改正、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

刑事方面,若欺诈行为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数额较大的,根据《刑法》,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当探讨装修合同构成欺诈的标准是什么时,除了明确欺诈的标准,还有一些相关问题值得关注。比如,若装修合同构成欺诈,受损方该如何索赔呢?一般来说,受损方不仅可以要求欺诈方返还已支付的装修款项,还能主张因欺诈行为导致的额外损失赔偿。另外,合同欺诈一旦认定,合同的效力又该如何判定呢?通常这种情况下合同可被撤销。如果你在装修合同中遇到疑似欺诈的情况,或者对上述索赔、合同效力等问题存在疑惑,别让问题困扰自己,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解惑。

网站地图

合同事务专业问答普法

全部

更多#合同纠纷相关

加载更多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