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申请强制执行后的有效期是几年内

申请强制执行后的有效期是几年内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1.04 · 1617人看过
导读:申请强制执行期限通常为两年。计算方式根据法律文书规定有所不同,规定履行期的按最后一日起算,分期履行按每次最后一日算,未规定履行期的自生效日起算。两年内申请且法院受理,未执行完不涉及时效,超期未申请可能失权,期间有时效中断或中止则时效改变。
申请强制执行后的有效期是几年内

一、申请强制执行后的有效期是几年内

关于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通常情况下为期两年。

在此期限内,申请执行的行为须自法律文书所规定的履行期间之最后一日期起计算;若法律文书规定了分期履行的期限,则应自每一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期起计算;若法律文书并未明确规定履行期间,那么便应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

在这两年的期限内,若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且法院予以受理,那么除非执行工作已经完成,否则并不涉及时效问题。

然而,若超过此两年期限仍未提出申请,那么您可能将失去通过法院强制执行以实现债权的权利。

但是,在此期间如有出现时效中断或中止等特殊情况,时效将会随之发生相应改变。

二、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多久通知申请人

关于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通知申请人的期限 一旦接收到完备齐全的强制执行申请资料,法官通常会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相关的申请人。

在接受并处理完此类申请之后,执行局将会向申请人递送相应的受理执行案件通知书,此后将根据法院的实际执行进度来进行后续的通知工作。

若法院于当下作出了当庭判决,则应对此在十日之内传送法律文书;而对于定期宣判者来说,判决宣布完毕后应立即向当事人发放判决书

在宣告判决之际,必须明确告知被告方关于上诉的权利以及上诉期限的规定,并且具体说明他们可以向哪一家法院提出上诉。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三、申请强制执行,要不要写上执行费由被申请人承担

申请强制执行时,是否需要明确规定执行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 向人民法院请求强制执行时,需满足如下四项基本条件: 1、所依据的裁决书或判决书明确赋予了支付义务; 2、作为执行依据的司法文件已经正式生效且已超过法定期限的权利人主动履行阶段; 3、申请人必须在法定的执行申请期限内提出正式申请; 4、申请人必须向上一个审判级别相关的或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别的,同时为被执行主体的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 诉讼费用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

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

在了解了申请强制执行后的有效期是几年内之后,我们还需明白与之相关的其他重要事项。比如在这个有效期内,如果出现被执行人暂时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该怎么办。这时候并不是毫无办法,申请人可以密切关注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及时通知法院恢复执行。还有,当超过了申请强制执行的有效期,是否有特殊情形能够重新申请呢?这也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法律判定。如果您对这些与申请强制执行有效期相关的延伸问题感到疑惑,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想要了解,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

网站地图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