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的规定有哪些

解除劳动关系的规定有哪些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5.01.01 · 2202人看过
导读:解除劳动关系有三种途径,包括双方协商、劳动者单方解除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协商一致解除基于双方同意。劳动者单方解除的情形有雇主未提供约定工作环境、报酬支付和社保缴纳等方面存在问题。用人单位单方解除的条件包括试用期能力不符、违反规章制度、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等。
解除劳动关系的规定有哪些

一、解除劳动关系的规定有哪些

解除劳动关系的途径主要有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彼此理解的基础上解除、劳动者方单方面行使权力解除,以及雇主单方面行使权力解除这三个环节。

协商一致解除是指在双方均确认同意解除劳动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

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时,雇主未能依照劳动合约的约定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或良好的劳动条件,无法按时且足额支付劳动者应得的报酬,亦或是未能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障金等事项均属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的情形之一。

至于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时,若劳动者在试用期阶段被证实其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符,违反了雇主制订的严格规章制度,且其渎职行为对雇主造成了重大损失等境况便构成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的条件。

二、解除劳动关系是形成权

解除劳动关系是否构成形成权的问题 解雇权归属于形成权序列。

此种权利系指权利主体仅凭单方意见便可独自促使制定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销毁的权力类型。

劳动合同的框架下,当劳动者或者雇主们满足特定前提条件时,便拥有了独自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能力,该项权力也被划入了形成权的特定领域。

一经权利持有者宣布解除权的运用,不论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与否,均会引发劳动法律关系的改变并获得有效的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是不是离职证明

离职证明与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的定义和关系 解除劳务协议之证明即谓离职证明文件。

若贵方与劳动者之间因合约到期或其他事项需要解约,贵方应在书面通知原劳工并得到对方同意后,于实际结束双方劳务关系之时,为其开具解除或终止劳务协议的证明文档,也即是通常所称的"离职证明",与此同时,贵方需协助办理劳动者的劳务档案及社会保险账户的迁移手续,以便保证其相关权益得以延续。

而对于劳动者而言,他们有义务按照事先承诺负责完成劳务交接事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了解解除劳动关系的规定有哪些是很重要的,但这往往还伴随着其他相关问题。例如,解除劳动关系后,经济补偿金该如何计算呢?这涉及到工作年限、工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还有失业保险金的领取问题,不是解除劳动关系就能领取的,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像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等情况。如果您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对这些相关的权益保障、手续办理等问题还存在疑问,或者想要深入了解更多法律细节,不要迟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

网站地图
更多

劳动关系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关系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