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欠工资法人假装没钱是否构成犯罪
拖欠薪酬法人伪装无力支付是否构成违法犯罪
身为雇主,如果未按期向职员支付薪资,那么将会面临债务偿还以及向当事人赔付补偿金等法律义务;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种行为并不足以导致雇主要承担刑事责任,然而,若雇主对于已经获得正式宣示且已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裁判、裁决,仍然拒绝执行,那么这就可能构成了犯罪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将对该雇主进行罚款处理,同时也会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款。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二、拖欠工资法院受理吗
对于所欠薪资这一类的劳动争议案子,有权威的法律机构——法院将会依法接纳并审理,当然,前提条件是必须已依次履行过以下几个劳动仲裁环节:仲裁委员会对该劳资纠纷表示不予受理,或者在规定期限内没有作出任何决定;又或是仲裁团队在原本的审限内未能给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书;以及在最终的仲裁裁决公布之后,当事人仍然对此有异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三、拖欠工资法院起诉费用标准多少
关于诉讼费用的收取准则,通常会依照诉讼请求所涉金额或价款进行计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逐级递增累计征收。至于具体的比例划分,则由国务院颁布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予以明确规定。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劳动争议案件而言,在劳动仲裁阶段是无需缴纳任何费用的;但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结果表示不满,进而向法院提起诉讼时,便需要按照相关规定缴纳相应的诉讼费用。另外,倘若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员工工资的情况,劳动者还可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通过申请支付令等途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期追回被拖欠的工资。
拖欠薪酬且伪装无力支付,雇主需承担债务和补偿责任。通常不涉及刑事责任,但如拒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可能构成犯罪。法院将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可判有期徒刑、拘役或罚款。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