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诉讼仲裁 > 判决执行 > 强制执行期间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如何追责

强制执行期间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如何追责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1 · 2495人看过
导读:若被执行人在侵权后至强制执行立案前转移财产,危及申请人权益,申请人可申请撤销转移。但如转移发生在立案后,申请人可向执行局诉求刑事追责,因这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据法律,恶意不履行判决或裁定者,情节严重者将面临刑罚和罚金。
强制执行期间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如何追责

一、强制执行期间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如何追责

1.若被执行人在侵权行为发生之后至强制执行立案之前这段时间内实施了财产转移的行为,且此举已足够危及到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则申请人有权提出申请,请求撤销其所进行的转移行为。

2.然而,若被执行人所实施的财产转移行为是在强制执行立案之后发生的,那么申请人可向执行局提出诉求,要求对被执行人予以刑事追责。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被执行人未经许可擅自转移财产,很有可能会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如有能力执行却恶意拒绝履行,情节严重者,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刑罚

若是情节恶劣到了极点,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还需承担相应数额的罚金。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二、强制执行期限过后被执行人还未履行怎么处理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法院可以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逾期申请执行人仍不履行法院判决,法院可以依法查封、扣押、冻结、处分被执行人的财产;

如果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也可以由法院采取限制高消费、加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执行措施,以促使被执行人自觉早日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如果在法院采取了上述措施后,仍无法执行的,则可由法院裁定中止执行,等以后发现了被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财产后,可随时再恢复执行

如果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但拒绝履行的,法院可以对其进行司法拘留或罚款,直至追究其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强制执行期间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如何追责”,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

判决执行最新文章

遇到判决执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