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3.04 · 4101人看过
导读: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需要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来进行处罚,当然了,这也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做出不同的判断的,比如说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发生或者存在逃逸等相关的行为,就是按照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处罚。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判刑,这个问题也可以参考本文的内容。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一、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判刑?

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量刑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事故有哪些情形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1、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

2、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以及虽然对事实或者成因无争议,但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的。

3、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

4、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源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

5、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的。

6、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7、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8、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三、交通肇事罪缓刑的条件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了交通管理的法律法规,因而造成的重大事故,要立案追究。但在一下条件下交通肇事罪是可以缓刑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交通肇事罪缓刑条件是什么。

缓刑是对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的犯罪分子,犯罪后具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而不予以关押的刑罚适用方法。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犯罪,一般罪过小,可以考虑尽量多的适用缓刑。交通肇事案件适用缓刑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一)、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

对罪过大、罪过较大造成事故的应予以实际处罚,判实刑,不宜判缓刑。

对于主观罪过小、罪过较小的肇事案件,因为他们主观心态是没有预见到会发生事故或已经谨慎注意而注意力度不够,对他们处罚重没有实际意义,结合其他条件,可以考虑适用缓刑。

(二)、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

1、肇事后是否主动报警、积极施救、保护现场、将损失限制在最小。

2、肇事的驾驶员要能够实事求是的向事故处理部门陈述肇事的具体情况、原因,不推卸责任,不违心规避法律。

3、交通肇事的驾驶员及其家人要能够积极赔偿受害人及其家人的损失。

综上所述,适用缓刑,必须符合被告人罪过小或较小并具有悔罪表现才能适用缓刑,对肇事后逃逸不应适用缓刑,对缓刑考验期内不履行赔偿义务的应撤销缓刑的适用。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怎么判刑,这个问题在上述文章当中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解答。因为交通肇事导致非常严重的法律后果,构成交通肇事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还有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咨询律师,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律图网会匹配专业律师为您服务。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交通肇事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交通肇事最新文章

遇到交通肇事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