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纠纷 > 劳动合同 > 仲裁庭对劳动合同纠纷如何立案

仲裁庭对劳动合同纠纷如何立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7 · 1320人看过
导读:先由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以后的5天之内进行审查,无论是否立案都要通知申请人,仲裁庭决定立案的,要在5天之内把仲裁申请书的副本送被申请。
仲裁庭对劳动合同纠纷如何立案

一、仲裁庭对劳动合同纠纷如何立案?

1、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申请劳动仲裁;

2、提交书面仲裁申请;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

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二、劳动合同纠纷申请仲裁的条件有哪些?

1、申请人必须和劳动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

2、申请仲裁的争议必须是劳动争议。

3、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必须属于仲裁委员会受理的范围。

4、申请仲裁必须提交有仲裁权的仲裁委员会。

5、有明确仲裁人和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依据。

三、劳动合同纠纷的仲裁申请书应载明哪些内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四、劳动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1、劳动合同的主体由特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

劳动合同当事人的一方必须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私人雇主等;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

2、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

以劳动行为作为劳动合同标的,要求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的指示提供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本身便是劳动合同的目的。

3、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限的规定。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4、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者完成再生产的过程。

劳动力有自然老化的过程,劳动力还有本身再生产的特征。劳动者自身老化的需求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需求都需要以劳动者的劳动来满足,因而成为劳动合同不可缺少的内容。

劳动合同纠纷适用不告不理,所以,如果当事人没有主动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也不会主动介入。以仲裁方式处理劳动合同纠纷的,只要申请人和劳动合同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的,仲裁委员会具有管辖范围并满足其他条件,仲裁庭都会立案。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劳动合同相关

  • 395次阅读
  • 劳动仲裁立案到开庭最迟是25天。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2024-03-01 1194次阅读
  • 2023.03.07 4469次阅读
  • 405次阅读
  • 劳动仲裁立案后多少天开庭,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从劳动仲裁立案到开庭最迟为25天。 劳动仲裁从立案到开庭审理的具体期限规定如下: 1、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2、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2024-02-28 1478次阅读
  • 2023.03.09 3049次阅读
  • 497次阅读
  • 劳动仲裁启动诉讼程序后,开庭时间法律无明文规定,但最长等待期不应超25天。立案至开庭审理的期限要求包括:仲裁委应在五日内审查申请并通知是否受理,受理后五日内送达副本给被申请人,被申请人需在十日内提交答辩书,仲裁委再五日内送达申请人。裁决前需提前五日通知各方当事人开庭日期和地点,当事人可提前三日申请延期,是否允许由仲裁委决定。裁决应在四十五日内作出,复杂案件可延长不超过十五日。
    2024-06-07 910次阅读
  • 2023.03.03 1821次阅读
  • 380次阅读
加载更多
更多

劳动合同最新文章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