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5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立案 > 中国刑法拐骗儿童罪怎么立案

中国刑法拐骗儿童罪怎么立案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2.03.28 · 1854人看过
导读:拐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应当立案。拐骗儿童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拐骗行为,将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带走,从而使该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原则上就构成本罪,应当立案追究。

一、中国刑法拐骗儿童罪怎么立案

拐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应当立案。拐骗儿童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拐骗行为,将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带走,从而使该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原则上就构成本罪,应当立案追究。

犯拐骗儿童的,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多次拐骗儿童的、对被拐骗儿童有奴 役虐待情节的、对被拐骗儿童者监护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或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应依法从重处罚。

二、拐骗儿童罪和非法拘禁应该怎么区分

1、主体不同

非法拘禁罪侵害的对象,是依法享有人身权利的任何自然人。

拐骗儿童罪指以欺骗,引诱或者其他方法,使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行为。

2、构成要素不同

(一)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支配自己身体活动的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只有依法律规定被法律授权的单位才能依法剥夺其自由权,除此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剥夺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二)非法拘禁罪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

1、行为人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2、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拘禁行为,故意剥夺他人人身自由;

3、行为人有造成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结果;

4、行为人采用了捆绑、关押、禁闭等手段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

(三)非法拘禁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主体包括无权行使拘禁权的人和有权行使拘禁权的人滥用职权两种非法拘禁行为。

(四)非法拘禁罪在犯罪主观方面的表现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采取的行为会产生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而故意为之,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产生的故意行为。

而拐骗儿童罪,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家庭关系和儿童的合法权益。拐骗的对象是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从实践看,拐骗儿童的大多是一些没有子女的人,想把拐来的儿童收养为自已的子女。这样的人主观上并不是想残害儿童,但是,他们这种极端损人利己的行为,使受骗儿童的心灵遭受严重创伤,给儿童的父母和其他亲人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也给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带来威胁。因此,对于拐骗儿童的犯罪行为,不论其动机、目的如何,都不应忽视其社会危害性,必须给以应得的惩罚。

延伸阅读: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展开全文
看完仍有疑问?想要更详细的答案?
更快速 更准确 更全面
更多

刑事立案热门文章

  • 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范围:包括《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及《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条规定中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0448次阅读2022.03.28
  • 至于立案标准,主要在于印章的再现,至于什么是再现,主要在于文件上有用到这一个印章。其实,这是一种行为犯,只要有刻制印章出来,就是一种犯罪的完成时态。
    4904411次阅读2022.03.28
  • 不遵循法律,未经他人同意进行搜查他人身体,住宅的行为;或不遵循法律,未经过房主同意,私自闯入房主住宅的行为,应当追究其法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般情况下,私闯民宅罪常常和其他犯罪行为结合在一起进行。
    2014939次阅读2022.03.28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