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贷款纠纷 > 孩子信用卡还不上怎么办?

孩子信用卡还不上怎么办?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2.24 · 3795人看过
导读:孩子信用卡还不上不会要求父母来还,对于还不上的可以通过分期还款,或者找亲友借钱还款,如果恶意透支不还的会按照信用卡诈骗罪来处以,一般会判处三到十年的有期徒刑。
孩子信用卡还不上怎么办?

一、孩子信用卡还不上怎么办?

还不上信用卡公安机关有可能会按照信用卡诈骗罪来处理,根据法律规定,信用卡透支数额1万元以上,经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即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法院关于信用卡犯罪案件的司法解释》第六条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一)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

(二)肆意挥霍透支的资金,无法归还的;

(三)透支后逃匿、改变联系方式,逃避银行催收的;

(四)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还款的;

(五)使用透支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六)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归还的行为。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信用卡逾期的后果

1、消费款项不再享受免息还款待遇。

发卡银行会从发生消费的当天,以消费金额为本金按日计算利息,日息万分之五,按月计收复利;对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还会按月收取5%滞纳金。

2、收到发卡银行的催缴电话、催缴信。

有些人由于无知和盲目自大,不但不还款,还通过更换地址和手机等联系方式来“跑路”,让银行联系不上自己,以为这样银行就奈何不了自己。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万万不可取。办理信用卡的时候,你的实名信息已经被银行记录,一旦你“跑路”,银行会认定你恶意透支和欠款,会报警。

3、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被发卡银行冻结信用卡账户,欠款记录可能被反馈至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影响持卡人的个人信用记录,导致持卡人无法正常申请住房按揭贷款等。

4、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

借了别人的钱也不能说自己还不上就可以不还了,银行在想办法催债的同时,持卡人自己也要有还钱的意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很多时候也是比较超前的,但自己必须要有能力为这种超前的消费买单才行,如果不想因此锒铛入狱,就得想办法还钱。

综上所述,对于孩子信用卡还不上的一般不会强制要求父母来还款,但这是针对已成年子女的情况,对于还不上的情况是可以通过分期还款或者找亲友借钱还款,总有办法是能够还上信用卡的。

网站地图
延伸阅读:

更多#贷款纠纷相关

  • 1、信用卡欠款应马上还钱。不及时还钱,有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2、信用卡的账单可以进行分期,如果不能一次还完全部欠款,持卡人可以自行将账单分期,但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
    2024-02-25 919次阅读
  • 2023.03.04 2147次阅读
  • 父母的信用卡失信一般不会影响其孩子,但是如果父母被列入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则其孩子不得就读收费高的私立学校,一般如果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法定情形之一的,则人民法院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2024-03-02 1428次阅读
  • 2023.03.07 1133次阅读
  • 信用卡欠款可能对孩子留学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涉及经济、留学规划、未来职业发展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家长应重视并妥善管理信用卡债务,为孩子创造安全稳定的研学环境,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地执行留学计划。
    2024-03-24 947次阅读
  • 2023.03.05 1553次阅读
  • 1.不同银行对逾期行为计入个人信用报告的时限存在差异。一般来说,便民类信用卡逾期后需等待1至3个工作日才会被列入信用报告。 2.各银行为持卡人提供信用卡还款宽限期,期间内还款则逾期记录不会上传至央行信用数据库,从而避免实际逾期发生。
    2024-04-27 989次阅读
  • 2023.06.25 1378次阅读
  • 通常情况下,父母的信用卡逾期不会直接影响子女的教育。但如果父母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可能会影响子女就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而公立学校则不受影响。因此,父母的信用行为对子女教育虽非直接,但仍可能产生一定间接影响。
    2024-03-30 1247次阅读
  • 2023.03.01 1814次阅读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