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危害公共安全罪乃是一个极为宽泛且综合性的罪行
类别,其中涵盖了诸多特定的
犯罪行为。
这种罪行的肇事者既可能出于刻意之安排,也可能源自未尽注意义务。
然而,无论故意抑或过失,只要涉嫌对
公共安全造成威胁,均可被视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故意以诸如
纵火、蓄意破坏水源、制造爆炸物、任意投入危险物质等危险手段,意图对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显然构成了
故意犯罪的范畴。
反观那些由于疏忽大意而造成火灾、意外破坏水源、突发爆炸事故、错误投入危险物质等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无疑属于
过失犯罪的范畴。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刑法》的具体规定,对于使用放火、破坏水源、制造爆炸物、任意投入危险物质等危险手段,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将面临十年以上
有期徒刑、无期
徒刑甚至
死刑的严厉惩罚。
而对于过失犯下上述罪行的情况,法律规定应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若情节相对轻微,则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