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诉讼精选解答 > 社会保险局行政支付起诉状要多少钱

社会保险局行政支付起诉状要多少钱

时间:2024.05.10 标签: 行政类 行政诉讼 阅读:1129人
律师解析:
关于社会保险局行政支付诉讼起诉状费用要求
首先,就行政诉讼的起诉费用问题而言,通常情况下需缴纳的数额如下所示:
1.行政诉讼费用乃是指涉及到行政诉讼事务中,由当事人一方自行筹资并交与人民法院的相关资金。此类费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案件的受理费用,亦即当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予以受理后,当事人应承担的首次审判受理费用、后续审判受理费用、申请执行费用等多种款项;另一类则是其他的诉讼费用,诸如鉴定费用、检验费用、证人补贴及差旅费用、公告费用、诉讼资料副本费用、其他执行费用以及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当事人支付的其他费用。在我国,无论是中国公民、法人还是其他组织,抑或是行政机关,都需要依照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支付行政诉讼费用;而在我国境内进行行政诉讼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士以及外国组织同样须依法缴纳诉讼费用。
2.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支付相应的受理费用。行政诉讼案件可以被划分为财产案件和非财产案件两大类别,其诉讼标的物分别如下:对于非财产性质的行政案件,其支付标准如下:(1)治安管理案件,每件需缴纳5元至30元不等;(2)专利行政案件,每件需缴纳50元至400元不等;(3)其他行政案件,每件需缴纳30元至100元不等。若存在争议,则按照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进行缴纳。
3.财产性质的行政案件所需缴纳的费用应依据争议价格或金额按一定比例进行支付:(1)争议金额低于1000元时,每件需缴纳50元;(2)争议金额介于1000元至50000元之间时,超出部分按4%的费率进行缴纳;(3)争议金额介于50000元至100000元之间时,超出部分按3%的费率进行缴纳;(4)争议金额介于100000元至200000元之间时,超出部分按2%的费率进行缴纳;(5)争议金额介于200000元至500000元之间时,超出部分按1.5%的费率进行缴纳;(6)争议金额介于500000元至1000000元之间时,超出部分按1%的费率进行缴纳;(7)争议金额高于1000000元时,超出部分按0.5%的费率进行缴纳。具体的计算方式是先根据上述超额下降率计算出争议金额,再将所有金额相加,所得之和即为实际收取的费用总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在我国,公诉案件是否可以和解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具体情况。 1.刑事案件:在某些情况下,刑事案件可以进行和解。这通常涉及到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民事赔偿问题。 2.民事案件:......

行政判决的种类包括: 1、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2、依法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行政行为,判决被告重新作出相关的行政行为。 3、判决被告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履行应尽义务。 4、判决行......

律师的收费标准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案件的性质、复杂度、涉及的金额、律师的经验和声誉等。不涉及财产关系的行政诉讼案件通常按件收费,具体金额可以在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后确定......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刑事拘留可以行政诉讼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刑事拘留是刑事司法措施,非行政行为,不可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针对行政机关行为。对刑事拘留决定有异议,应循刑事诉讼途径救济,如申请取保候审、申诉或辩护。行政诉讼不适用于此类情况。

    浏览量:1457 2024-05-28
  • 行政诉讼不立案怎么办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行政诉讼中,原诉申请若遭驳回,当事人可向上级法院上诉。上级法院发现原裁决有误时,须撤销原审裁定,指令原审法院重审或继续审理。此举旨在确保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体现法律对公平与正义的坚定追求。

    浏览量:1253 2024-05-24
  • 无资质施工的法律后果谁来承担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无资质施工导致的法律后果,包括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由责任方承担。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需承担民事赔偿;行政部门有权处罚无资质施工行为;若触犯刑法,责任人将受刑事追责。

    浏览量:961 2024-05-24
  • 行政决策包括哪些

    1717人阅读

    行政决策涉及多个方面:按依据分,有经验型和科学型;按职能机构层级分,有高层、中层和基层决策;按结果可预测性分,有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这些分类方法涵盖了行政决策的不同层面和维度。

  • 行政法律关系如何建立

    1885人阅读

    (1)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参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包括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及监督主体等。(2)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指主体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质事物、行为活动及精神财富。(3)行政法律关系内容是主体间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表现。

  • 如何提高行政应诉

    1116人阅读

    我们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坚决支持法院公正审理行政案件,严谨准备答辩举证,严格履行出庭应诉职责,全力配合开庭审理,积极履行生效裁判。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能力建设,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行政应诉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 两个行政行为可以一并提起行政诉讼吗

    1505人阅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行政诉讼当事人一般只能对单一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只有在多个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或特殊情况下,方可同时对多个行为提起诉讼。然而,在同一案件中,同时提出两个及以上行政行为是严格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