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明确合同主体,确认双方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保证有施工或发包资质。
2.详细说明工程概况,涵盖名称、地点、规模和内容等。
3.确定合同价款,包括总价、支付方式和时间节点,分阶段付款要明确完成标准和比例。
4.规定工程期限,明确开工、竣工日期和工期延误责任。
5.依据标准确定质量要求、验收方式和标准。
6.明确双方
权利义务,如发包方提供条件、
承包方保证质量。
7.约定
违约责任,保障合同履行。
8.选择
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
仲裁或
诉讼。
必要时咨询律师,确保合同合法公平。
案情回顾:小何与小许签订
工程合同,小何是发包方,小许是承包方。
合同签订时,小何未详细审核小许的施
工资质。工程进行中,对于工程价款支付方式和时间节点双方产生分歧,小许认为应按约定分阶段按进度付款,小何却以工程质量未达预期为由拒绝支付。同时,在工期方面,因小何未及时提供部分施工条件导致工期延误,双方对于责任承担也各执一词。
案情分析:1、合同签订时,小何作为发包方应严格审核承包方小许的施工资质,确保合同主体适格,其未审核的行为存在一定过错。
2、对于工程价款,合同中应明确支付方式和时间节点,若按约定分阶段按进度付款,小何以质量问题拒付需有明确
证据证明质量未达合同约定标准。
3、工期延误是因小何未及时提供施工条件,按照合同约定,工期延误责任应由小何承担。双方应按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解决分歧,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