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劳动纠纷专题 > 劳动合同专题 > 劳动合同应该具备哪些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应该具备哪些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应该具备哪些主要内容
新员工入职到新的单位时候,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了才保障自己的劳动关系的合法性,要是自己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自己的权益就可能会受到公司的侵犯。《劳动合同法》中规定,当事人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2024-05-26 18:35:16 已帮助2559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劳动合同应该具备哪些主要内容
劳动合同一般应当配备以下几个核心要素:(1)明确劳动合同的期限范围,亦即劳动关系自何时起至何时截止。在中国的劳动法体系下,我们将劳动合同划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及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作为期限的三种形式;(2)明确劳动合同的工作职责,即劳动者将要从事何种性质的生产活动以及应该承担的具体岗位角色;(3)强调劳动合同中的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条款,其中包括但不仅限于工作时间安排、请假休憩制度、安全卫生保障措施、未成年人和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政策、职业技能培养计划以及员工福利待遇等多个方面,这是建立公平公正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必要前提;(4)详述劳动者的薪金报酬,包括收入金额、款项种类、计算方法以及支付日期等各种细节;(5)详细阐述特殊情况如未参加社会保险的救济措施;(6)明确签署劳动合同时双方的绩优标准;(7)确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法定条件,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准则,不符合相关规定前提条件的合同一律无法生效;(8)对可能出现的违约行为及其相应的赔偿责任作出清晰表述,劳动者违约金的部分仅涉及违反服务期承诺或泄露商业机密的情形,其他情况均不应当被列入违约金范畴;(9)针对劳动合同解除后双方应尽的附随义务做出明确解释。《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
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