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合同事务专题 > 合同违约专题 > 缔约过失的行为有哪些,法律上如何认定

缔约过失的行为有哪些,法律上如何认定

缔约过失的行为有哪些,法律上如何认定
合同违约是指合同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和法律原则和精神所要求的义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2024-05-26 18:25:01 已帮助2873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缔约过失的行为有哪些,法律上如何认定
律师给出解析如下:
依照我国202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条法例所述,每当一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若有以下任意一种不当行为,造成了另一方的实质性损失时,他们均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当事人假借缔结合同的名义,恶意地展开反复磋商;
(二)存心隐匿与设定合同密切相关的重大事实或故意提供错误情况说明;
(三)存在其他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
另外,根据第五百零一条规定,只要是在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所获悉的商业机密或其他须予保密的信息,无论该合同最终是否得以生效,未经允许都不能泄露或非法利用;
倘若泄露、非法运用这些商业机密或者信息,给对方造成实质性的经济损失,其相关责任人亦需要承担赔偿豁免责任。《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民法典》第五百零一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应当保密的信息,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
泄露、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或者信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温馨提示】这是根据当前问题的经验总结,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审判尺度上有细微差别,办理案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律师,点击快速咨询,与律师一对一沟通法律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