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订合同前,要确认对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可通过查看身份证明、了解其精神健康状况等方式。
(二)确保合同内容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达,避免虚假意思表示。
(三)签订合同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审核合同。
(四)不与他人恶意串通签订损害第三方权益的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