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法律专题 > 诉讼仲裁专题 > 仲裁专题 >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执行中止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执行中止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执行中止
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仲裁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一样,关乎当事人的实体权益,是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仲裁机构通常是民间团体的性质,其受理案件的管辖权来自双方协议,没有协议就无权受理。
2024-03-01 15:22:36 已帮助1616人

精选律师 · 讲解实例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执行中止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或者当事人提供了担保的,执行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 被执行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并已由人民法院受理的,或者被执行人、案外人对仲裁裁决执行案件提出不予执行申请并提供适当担保的,执行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

中止执行期间,人民法院应当停止处分性措施,但申请执行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担保请求继续执行的除外;

执行标的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申请或者依职权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

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案件司法审查期间,当事人、案外人申请对已查封、扣押、冻结之外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的,负责审查的人民法院参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的规定处理。

司法审查后仍需继续执行的,保全措施自动转为执行中的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采取保全措施的人民法院与执行法院不一致的,应当将保全手续移送执行法院,保全裁定视为执行法院作出的裁定。

查看更多
最新 最热
全部
更多
  •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