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签订离婚协议需涵盖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与债务处理等内容。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后签书面协议,去民政局申请离婚,经过冷静期共同申领离婚证,协议生效。
2.婚内财产分割,夫妻可用书面约定财产归属。若一方有损害共同财产利益行为,或一方需支付法定扶养人重大疾病医疗费,另一方不同意,可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2025-11-22 15:30:0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离婚协议要包含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内容,经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协议,去民政局申请离婚并度过冷静期后共同申领离婚证,协议生效。婚内财产分割可书面约定归属,特定情形下一方可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法律解析:
依据民法典,离婚协议必须涵盖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核心要素,且需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书面协议。完成协议签订后,前往民政局申请离婚,经过离婚冷静期,双方再共同申请发给离婚证,此时离婚协议才正式生效。在婚内财产分割方面,夫妻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方式多样。若出现一方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如隐藏、转移财产等,或者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另一方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法律赋予了一方请求法院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如果您在离婚协议签订或婚内财产分割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11-22 13:57:28 回复
咨询我
1.离婚协议需涵盖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内容,双方要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申请离婚时,经过冷静期且共同申请发给离婚证,离婚协议才生效。这保障了离婚过程的慎重性与协议的严肃性,确保双方真实意愿表达。
2.婚内财产分割,夫妻可书面约定财产归属。当出现一方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或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另一方拒付医疗费等情况,可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这为婚姻中的财产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途径。
3.建议签订离婚协议时,双方仔细考虑各项条款,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婚内若发现对方有损害共同财产行为,及时收集证据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
2025-11-22 13:31:55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离婚协议内容需涵盖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关键方面,且要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这能保障双方在离婚过程中的权益和责任明确。
(2)离婚协议签订后,去民政局申请离婚,经过冷静期再共同申请发给离婚证,协议才生效。这一程序确保了双方离婚决定的慎重性。
(3)婚内财产分割方面,夫妻可通过书面约定财产归属。若一方有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或为履行法定扶养义务需支付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而另一方不同意时,可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提醒:
签订离婚协议要谨慎,确保内容符合自身意愿且合法有效。婚内财产分割请求需有充分证据支持,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11-22 13:00:43 回复
咨询我
(一)签订离婚协议时,双方要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将自愿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内容清晰明确地写进书面协议。
(二)签订好离婚协议后,去民政局申请离婚,经过冷静期,再共同申请发给离婚证,此时离婚协议生效。
(三)对于婚内财产分割,夫妻可以通过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及婚前财产的归属。
(四)当出现一方有隐藏、转移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或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可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
(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
(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
2025-11-22 11:5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