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上海法律咨询 > 黄浦区法律咨询 > 黄浦区刑事犯罪辩护法律咨询 > 主观不明知被指掩饰隐瞒咋办

主观不明知被指掩饰隐瞒咋办

杨** 上海-黄浦区 刑事犯罪辩护咨询 2025.11.20 17:48:20 387人阅读

主观不明知被指掩饰隐瞒咋办

其他人都在看:
黄浦区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黄浦区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若被指控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但主观并不明知,可按以下方法应对:
-收集证明自己不知情的证据,像交易时间、地点、价格的合理性,以及双方沟通记录等,以此证明无掩饰、隐瞒的主观故意。
-详细讲述事件经过,说明自己如何参与及接收了哪些信息,让司法机关了解自己未意识到物品或资金来源非法。
-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律师会根据案情,从证据和法律适用方面为你辩护,维护合法权益。

2025-11-20 22:42:06 回复
咨询我

结论:被指控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但主观不明知时,可收集证明不明知的证据、详细陈述事件经过,并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来应对。
法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需主观上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若主观不明知则不构成此罪。在应对指控时,收集证明不明知的证据是关键,像合理的交易价格、公开正常的交易过程等都能证明无主观故意。详细陈述事件经过能让司法机关了解情况,判断是否意识到物品或资金来源非法。委托律师也很重要,律师能凭借专业知识从多方面进行辩护。若遇到此类情况,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

2025-11-20 21:04:11 回复
咨询我

被指控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但主观不明知时,可从收集证据、陈述经过和委托律师三方面应对。
1.收集能证明自己不明知的证据。像交易时间、地点、价格是否合理,交易双方的沟通记录等都可作为依据。若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符、交易过程公开正常,能证明没有掩饰、隐瞒的主观故意。
2.详细陈述事件经过。向司法机关说明如何参与相关事务、接受了怎样的信息,以此表明没有意识到所涉及物品或资金来源非法。
3.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律师会根据具体案情,从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辩护,维护合法权益。

2025-11-20 20:31:4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收集证据是关键。能证明自己不明知的证据,如交易时间、地点、价格的合理性以及交易双方的沟通记录等都很重要。若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符且交易过程公开正常,这些都可作为证明自己没有掩饰、隐瞒主观故意的依据。
(2)详细陈述事件经过也必不可少。向司法机关说明自己如何参与相关事务、接受了何种信息,以此表明没有意识到所涉物品或资金来源非法。
(3)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十分必要。律师会依据具体案情,从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辩护,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提醒:此类案件证据收集和事实认定较复杂,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11-20 19:29:16 回复
咨询我

(一)收集证明自己不明知的证据,可从交易时间、地点、价格是否合理,交易双方沟通记录等方面入手。若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相符、交易过程公开正常,这些都能作为不明知的依据。

(二)详细陈述事件经过,说明自己如何参与相关事务、接受了哪些信息,以此向司法机关表明未意识到所涉物品或资金来源非法。

(三)委托律师提供法律帮助,律师会依据具体案情,从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辩护,维护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主观不明知则不构成此罪。

2025-11-20 18:11:00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主观是如何认定的

    专业解答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如何确定的关于如何准确地依循法律章程,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行,其具体的标准包括:首先,本罪的主体应为普遍的一般民众;其次,在主观心态上须明了其行为的故意性;再次,所侵犯的客体应为权威的司法机关的公正合法的日常工作;最后,在实践中肯定存在著将犯罪所得进行窝藏、转移、收购、代销或采取其它方式来掩盖、伪装的实际行动。

    2024.10.18 1491阅读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客观表现形式有哪些

    专业解答1、构成窝赃、销赃罪要明知所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物品是犯罪所得的赃物。2、首先警察逮捕店主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2024.07.21 6563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