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大概率无法不起诉,但存在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可能。
从案件性质看,无证驾驶摩托车逃逸致人重伤后死亡,已符合《刑法》中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情形,法定刑为7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应追究刑事责任的公诉案件,检察院通常会依法提起公诉,不起诉的可能性极低。
不过,你提到的“谅解书、立功、投案自首”均是法定或酌定从宽情节:
- 自首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
- 立功(如揭发他人犯罪、提供重要破案线索等)可根据立功大小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
?
- 取得被害方谅解书,可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时进一步体现从宽。
综合这些情节,法院可能会在7年有期徒刑的基础上大幅减轻处罚(如降至3-7年区间),但因案件已达到刑事追诉标准,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概率很小。具体需结合案件细节(如逃逸与死亡的因果关系、立功的具体类型、谅解书的真实性等),由司法机关综合判定。
一般情况下,即便具有谅解书、立功、投案自首等情节,骑摩托车无证逃逸致人重伤后死亡这种情形不起诉的可能性较小,但也存在特殊情况,以下为你详细分析:
正常情况下难以不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骑摩托车无证逃逸致人重伤后死亡,已涉嫌交通肇事罪,且属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这一加重情节。通常而言,这类案件属于公诉案件,检察院会代表国家依法提起公诉,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虽然谅解书、立功、投案自首等情节在量刑时会起到积极作用,但并不足以直接导致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
可能不起诉的特殊情形
法定不起诉 :如果经过侦查,发现存在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情形之一的,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但从你描述的情况来看,构成交通肇事罪,这种法定不起诉的可能性极小。
酌定不起诉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如果综合全案情况,比如虽然造成人员死亡后果,但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较弱,且犯罪嫌疑人具有立功、自首、取得谅解书等多个从宽情节,检察院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也有可能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证据不足不起诉 :如果经过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不过在交通肇事案件中,一般事实相对清晰,有现场勘查、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等证据,出现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可能性也不大。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交通事故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