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天津法律咨询 > 和平区法律咨询 > 和平区抵押担保法律咨询 > 欺诈担保人提供担保怎么认定

欺诈担保人提供担保怎么认定

张* 天津-和平区 抵押担保咨询 2025.10.24 14:20:28 492人阅读

欺诈担保人提供担保怎么认定

其他人都在看:
和平区律师 债权债务律师 和平区债权债务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1.认定欺诈担保人担保,从两方面判断。主观上,欺诈方故意告知虚假或隐瞒真实,让担保人错误作表示。
2.客观上,欺诈方实施欺诈,像虚构事实、隐瞒关键信息等。担保人因欺诈错误认识,基于此提供担保。违背真实意愿的担保合同,可认定欺诈。
3.受欺诈担保人可行使撤销权,在知道撤销事由一年内,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无效,担保人无需担责。

2025-10-24 18:48:0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认定欺诈担保人提供担保,需考量主观欺诈故意、客观欺诈行为,以及担保人因欺诈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担保意思表示。受欺诈担保人可在规定时间内行使撤销权撤销合同,无需担责。
法律解析:从法律层面看,欺诈担保人提供担保的认定有着严格标准。主观上欺诈方需有故意欺骗的目的,让担保人产生错误判断;客观上要有虚构事实等欺诈行为。当担保人基于这些欺诈因素而提供担保,且该担保并非其真实意愿时,这种担保合同可被认定为欺诈所致。依据法律,受欺诈的担保人拥有撤销权,可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的一年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担保合同。合同撤销后自始无效,担保人就不用承担担保责任。如果您在担保过程中遇到类似情况,不确定自身权益,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5-10-24 18:18:52 回复
咨询我

认定欺诈担保人提供担保需从主观、客观及因果关系判断。主观上欺诈方故意告知虚假或隐瞒真实情况,目的是让担保人错误表意;客观上实施欺诈行为,像虚构事实、隐瞒关键信息等;担保人因欺诈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此提供担保,若违背真实意愿可认定欺诈。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受欺诈的担保人可行使撤销权,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起规定时间内,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担保合同。
2.担保合同被撤销后自始无效,担保人不用承担担保责任,要积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2025-10-24 16:52:46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主观层面,欺诈方具有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的故意,其目的在于诱导担保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若欺诈方无此故意,则难以认定为欺诈。
(2)客观方面,欺诈方实施了欺诈行为,像虚构事实、隐瞒关键信息等。这些行为是认定欺诈的重要客观依据。
(3)担保人方面,因受欺诈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此错误认识作出提供担保的意思表示。若担保合同并非其真实意愿,可认定是欺诈导致。
(4)受欺诈的担保人可行使撤销权,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担保合同。合同撤销后自始无效,担保人无需担责。

提醒:
受欺诈提供担保撤销权行使有时间限制,要及时行使。不同案情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10-24 16:02:58 回复
咨询我

(一)判断欺诈担保人提供担保,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主观上看欺诈方有无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目的是否为让担保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客观上看欺诈方有无实施虚构事实、隐瞒关键信息等欺诈行为。
(二)确认担保人是否因受欺诈陷入错误认识,并基于此作出提供担保的意思表示,若担保合同违背其真实意愿,可认定为欺诈所致。
(三)受欺诈的担保人可行使撤销权,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担保合同,合同撤销后自始无效,无需承担担保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5-10-24 15:09:13 回复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债权债务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