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1)在劳动仲裁中,若对方为用人单位,可借助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其全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等工商登记信息。同时,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材料也可能记载有用人单位相关信息。
(2)若对方是同事等其他主体,可从工作群聊天记录、公司通讯录中获取其姓名、联系方式等。
(3)若通过上述途径仍无法获取对方信息,可向仲裁委提出协助调查申请,由仲裁委出具调查函去相关部门调取。掌握清晰的对方信息是推进劳动仲裁的重要前提。
提醒:
劳动仲裁中收集对方信息要合法合规。若遇到复杂情况或难以获取信息,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一)若对方是用人单位,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其工商登记信息,也可查看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材料获取相关信息。
(二)若对方是同事等其他主体,可从工作群聊天记录、公司通讯录中获取其姓名、联系方式等。
(三)若通过上述途径无法获取,可向仲裁委提出协助调查申请,由仲裁委出具调查函去相关部门调取。
法律依据: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十二条规定,争议处理中涉及证据形式、证据提交、证据交换、证据质证、证据认定等事项,本规则未规定的,参照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参照民事诉讼有关规定予以收集。
劳动仲裁时不清楚对方信息,可分情况处理:
若对方是用人单位,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工商登记信息,也可从劳动合同等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
若对方是同事等其他主体,可从工作群聊天记录、公司通讯录获取其姓名、联系方式。
若上述途径无法获取,可向仲裁委申请协助调查,由仲裁委出具调查函去相关部门调取。清晰的对方信息是推进仲裁的前提,要尽力收集。
结论:劳动仲裁中不清楚对方信息需分情况处理,尽力收集,必要时可申请仲裁委协助。
法律解析:在劳动仲裁过程里,明确对方信息十分关键。若对方为用人单位,可借助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工商登记信息,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等材料也可能包含有用信息。要是对方是同事等其他主体,工作群聊天记录和公司通讯录是获取信息的途径。若上述方法都行不通,可向仲裁委提出协助调查申请,由其出具调查函去相关部门调取。清晰的对方信息有助于劳动仲裁顺利推进,大家应尽力收集相关信息。如果在收集信息或劳动仲裁方面遇到难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更精准有效的帮助。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