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判定离职协议是否显失公平,需考量当事人间权利义务是否失衡。若一方承担过多义务、享受极少权利,另一方则相反,就可能构成显失公平,比如劳动者放弃大量应得补偿仅获得极少金额。
(2)要看合同订立时一方是否利用优势或对方劣势。例如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急于离职的心理,迫使劳动者接受不合理条件,达成对自身有利的协议,可认定协议显失公平。
(3)需结合签订背景判断。若劳动者未充分了解自身权益,或受误导、欺诈而签订明显不利于自己的离职协议,也可能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况。符合这些情形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离职协议。
提醒:签订离职协议前要充分了解自身权益,若认为协议显失公平,建议及时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10-05 14:48:02 回复
咨询我
(一)判定离职协议显失公平可从三方面考量。看当事人权利义务是否失衡,若一方义务多、权利少,另一方相反,像劳动者放弃大量补偿只获极少金额,就可能显失公平。
(二)审查合同订立时,一方有无利用优势或对方劣势,如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急于离职心理,迫使其接受不合理条件,协议可能显失公平。
(三)结合签订背景,劳动者未充分了解权益,或受误导、欺诈签订明显不利的离职协议,也可能显失公平。符合这些情形,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离职协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5-10-05 14:38:15 回复
咨询我
判定离职协议是否显失公平,可从三方面考量:
1.查看当事人权利义务是否失衡。若一方承担多、获利少,另一方相反,像劳动者放弃大量补偿只获少量金额,就可能显失公平。
2.看订立合同时是否存在一方利用优势或对方劣势的情况。如单位利用劳动者急于离职心理,迫使其接受不合理条件。
3.结合签订背景。若劳动者未充分了解权益,或受误导、欺诈签订不利协议,也可能显失公平。符合这些,受损害方可请求撤销协议。
2025-10-05 13:10:48 回复
咨询我
结论:判定离职协议是否显失公平可从当事人间权利义务是否失衡、合同订立时一方是否利用优势或对方劣势、结合签订背景三方面考量,符合情形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
法律解析: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平原则是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在离职协议中,若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失衡,一方承担过多义务、享受极少权利,这显然违背公平原则。若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急于离职的心理等优势,迫使劳动者接受不合理条件,或者劳动者在未充分了解权益、受误导欺诈情况下签订明显不利的协议,这些都破坏了公平的缔约环境。当离职协议显失公平时,受损害方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因此法律赋予其请求撤销协议的权利。如果您在离职协议签订过程中遇到类似可能显失公平的情况,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10-05 12:02:48 回复
咨询我
判定离职协议是否显失公平,可从当事人权利义务是否失衡、订立时一方是否利用优势或对方劣势、结合签订背景三方面考量。若符合相应情形,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撤销离职协议。
1.当事人间权利义务失衡时,若协议使一方承担过多义务、享受极少权利,另一方则相反,例如劳动者放弃大量应得补偿仅获极少金额,这样的协议显失公平。
2.合同订立时,若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急于离职的心理,迫使其接受不合理条件以达成对自身有利的协议,可认定显失公平。
3.从签订背景看,劳动者未充分了解权益,或受误导、欺诈签订明显不利的离职协议,也可能显失公平。
为避免此类情况,劳动者应充分了解自身权益,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用人单位应遵循公平原则订立协议。
2025-10-05 11:10: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