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法律分析:
(1)逃逸不构成犯罪时,若想避免拘留,可通过提供证据证明特殊情形来争取。如为送伤者就医且事后主动投案说明情况,这种行为本质上并非逃避责任,而是优先保障伤者权益。
(2)因直系亲属突发重大疾病生命垂危等紧急事由暂时离开现场,且处理完后第一时间联系警方配合调查,也可证明并非逃避法律追究。
(3)积极与对方协商赔偿并取得谅解,在向公安机关陈述时可请求考虑此情节,不过最终是否拘留由公安机关结合具体案情判定。
提醒:
逃逸情况复杂,即使有上述情形也不一定能免予拘留,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意见分析自身情况。
2025-07-18 07:36:03 回复
咨询我
(一)收集能证明逃逸是为及时送伤者就医且之后主动投案如实说明情况的证据。
(二)准备好证明因直系亲属突发重大疾病生命垂危等特殊紧急事由暂时离开现场,非逃避法律追究,且紧急事由处理完后第一时间主动联系警方配合调查的证据。
(三)积极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争取取得受害人谅解,并在向公安机关陈述时提及此情节,请求考虑不采取拘留措施。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这里的“可以”意味着并非必然拘留,给了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案情判断的空间。
2025-07-18 05:49:33 回复
咨询我
1.逃逸不构成犯罪想免拘留,要提供特殊情形证据。如为送伤者就医逃逸,之后主动投案说明情况。
2.因特殊紧急事(像直系亲属病危)暂离现场,非逃避追责,处理完主动联系警方配合调查,也算特殊情形。
3.积极协商赔偿获谅解,向公安机关陈述时可请求考虑此因素,不过是否拘留由警方依案情定。
2025-07-18 05:10:05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逃逸不构成犯罪时,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特殊情形、积极协商赔偿获谅解等,有可能不被拘留,最终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案情判断。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逃逸不构成犯罪时,虽有拘留的可能性,但也存在不被拘留的情况。若有证据证明逃逸是为送伤者就医且事后主动投案如实说明,或者因直系亲属突发重大疾病生命垂危等特殊紧急事由离开现场,并非逃避法律追究,且事后及时联系警方配合调查,这些情况可作为不被拘留的依据。同时,积极与对方协商赔偿并取得受害人谅解,在向公安机关陈述时提出,也可能使公安机关不采取拘留措施。不过,最终的决定权在公安机关,他们会结合具体案情判断。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对相关法律规定和自身情况把握不准,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2025-07-18 04:03:31 回复
咨询我
逃逸不构成犯罪时,想不被拘留可通过证明特殊情形、有积极处理行为等方式争取,不过最终由公安机关依具体案情判断。
1.提供特殊情形证据。若能证明逃逸是为送伤者就医且事后主动投案说明情况,或因直系亲属突发重大疾病生命垂危等紧急事由暂时离开现场,并非逃避法律追究,且事后第一时间联系警方配合调查,有机会不被拘留。
2.积极处理事故。积极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取得受害人谅解,向公安机关陈述时说明这些情节,也有可能不被拘留。
建议逃逸者遇到类似情况时,及时收集相关证据,主动配合警方调查,积极处理赔偿事宜,以争取更有利的处理结果。
2025-07-18 03:45: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