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一)若怀疑卖房者构成诈骗,购房者应收集相关证据,如购房合同、付款凭证、协商记录等,向公安机关报案,由警方调查处理。
(二)若判定为民事欺诈,购房者可先与卖房者协商,要求解除合同、返还房款及赔偿损失。若协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2025-07-15 16:48:03 回复
咨询我
1.隐瞒抵押卖房是否构成诈骗要视情况而定。
2.若卖房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签合同时故意隐瞒抵押事实,骗取购房者钱财且数额较大,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像收房款后消失让购房者受损。
3.若卖房者虽隐瞒抵押,但积极履约打算解押,或因客观原因隐瞒且愿担责,通常不构成诈骗,属民事欺诈,购房者可要求解约、退款并获赔偿。
2025-07-15 15:06:00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隐瞒抵押卖房是否构成诈骗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也可能属于民事欺诈。
法律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若卖房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房屋买卖的签约和履约过程中,故意隐瞒房屋已抵押这一关键事实,骗取购房者数额较大的财物,就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像收了房款后消失的情况。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若卖房者虽隐瞒抵押情况,但有积极履约行为,打算交易中解除抵押,或因客观原因隐瞒且愿意担责,通常属于民事欺诈,购房者可要求解除合同、返还房款并获赔偿。
如果您在房屋买卖中遇到类似隐瞒抵押的情况,难以判断是否构成诈骗或不知如何维权,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2025-07-15 14:04:20 回复
咨询我
1.隐瞒抵押卖房是否构成诈骗要依具体情况判定。若卖房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合同过程中故意隐瞒房屋抵押重要事实,骗取数额较大财物,则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像收房款后消失让购房者受损的情况。
2.若卖房者虽隐瞒抵押情况,但有积极履约行为,打算在交易中解除抵押,或因客观原因隐瞒且愿担责,通常不构成诈骗,多为民事欺诈。
3.对于合同诈骗情况,购房者应及时报警,配合警方调查追讨损失。对于民事欺诈,购房者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要求解除合同、返还房款并获赔偿。
2025-07-15 12:11:04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判断隐瞒抵押卖房是否构成诈骗,关键在于卖房者主观目的和具体行为。若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合同过程中故意隐瞒抵押事实,骗取购房者财物且数额较大,会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收房款后消失致购房者受损。
(2)若卖房者虽隐瞒抵押情况,但有积极履约行为,如打算交易中解除抵押,或因客观原因隐瞒且愿担责,通常不构成诈骗,多为民事欺诈。此时购房者可要求解除合同、返还房款并获赔偿。
提醒:
购房者买房时要仔细核查房屋产权状况。遇到隐瞒抵押卖房情况,因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7-15 12:02: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