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天津法律咨询 > 河西区法律咨询 > 河西区公司解散法律咨询 > 什么情况下能提起公司解散诉讼

什么情况下能提起公司解散诉讼

赵* 天津-河西区 公司解散咨询 2025.07.14 14:20:44 367人阅读

什么情况下能提起公司解散诉讼

其他人都在看:
河西区律师 公司经营律师 河西区公司经营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具有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资格。这为股东在公司陷入困境时提供了一种司法救济途径。
(2)明确了四种可提起公司解散诉讼的情形,涵盖了公司会议无法召开、决议无法形成、董事冲突无法解决以及其他经营管理严重困难等情况,这些情况均表明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问题,继续存续会损害股东利益。
(3)特别指出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为由不能提起公司解散诉讼,这对股东提起诉讼的理由进行了限制,避免股东滥用该权利。

提醒:
股东提起公司解散诉讼需符合法定情形,不同案情适用情况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2025-07-14 19:18:03 回复
咨询我

(一)若股东想提起公司解散诉讼,需确认自己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
(二)判断公司是否出现法定可解散情形,如是否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且经营管理严重困难;股东表决是否无法达规定比例且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决议并导致经营管理严重困难;公司董事是否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解决,造成经营管理严重困难;或者是否存在其他经营管理严重困难且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重大受损的情况。
(三)股东不能仅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为由提起公司解散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2025-07-14 18:45:22 回复
咨询我

1.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在以下情况可提公司解散诉讼:公司连续两年以上开不了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经营管理严重困难;股东表决比例不达标,连续两年以上做不出有效决议,经营管理严重困难;公司董事长期有冲突,且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解决不了,经营管理严重困难;有其他经营管理严重困难,公司继续存续会让股东利益重大受损。
2.股东不能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损为由提公司解散诉讼。

2025-07-14 17:33:3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在公司经营管理出现特定严重困难情形时可提起公司解散诉讼,但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损为由不能提起。
法律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相关规定保障了股东在公司陷入经营管理困境时的救济途径。当公司出现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股东表决无法达到规定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决议、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解决,以及其他经营管理严重困难导致股东利益将受重大损失的情况,符合条件的股东可提起解散诉讼。不过股东若仅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损为由,是不符合提起公司解散诉讼条件的。若遇到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法律问题,不清楚自身权益和如何维权,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5-07-14 17:31:19 回复
咨询我

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在特定情形下提起公司解散诉讼。这些情形包括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股东表决无法达到规定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作出有效决议、公司董事长期冲突无法通过股东会解决,以及其他经营管理严重困难致股东利益重大受损的情况。但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损为由,不可提起此类诉讼。
为避免公司陷入可被解散的困境,公司应完善股东会和董事会议事规则,明确表决程序和比例,确保会议正常召开和决议有效作出。当董事间出现冲突时,要及时通过合理机制解决,避免长期冲突影响公司经营。股东自身也要明确可提起解散诉讼的法定情形,不能滥用权利。

2025-07-14 16:19:56 回复

对于哪些情况下股东能提起解散公司诉讼这个问题,解答如下,公司解散是指已经成立并取得法人资格的公司因为特定的解散事由的出现使公司消灭的法律行为。能够引起公司解散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三大类:法定解散、强制解散以及股东请求解散。1、法定解散是指公司解散事由的出现导致公司解散,比如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解散事由的出现、公司决议解散公司等情况。2、强制解散是指公司运营出现问题,相关机关或人民法院强制要求其解散是情形。3、股东请求解散是指公司股东达到法定要求提起解散公司请求的情形。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前提:股东通过向人民要求解散公司的前提条件是,一名股东独自或者若干股东累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向人民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人民受理的股东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应当是基于下列理由之一:1、公司连续2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发生严重困难的。2、股东在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上进行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3、公司董事之间存在长期冲突,并且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不能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4、公司的经营管理发生其他的严重困难,导致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上述四项诉讼解散公司事由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除了上述四项理由外,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等其他任何原因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不予受理。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一般解散的原因有: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公司解散是指已经成立并取得法人资格的公司因为特定的解散事由的出现使公司消灭的法律行为。能够引起公司解散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三大类:法定解散、强制解散以及股东请求解散。1、法定解散是指公司解散事由的出现导致公司解散,比如公司章程规定的公司解散事由的出现、公司决议解散公司等情况。2、强制解散是指公司运营出现问题,相关机关或人民法院强制要求其解散是情形。3、股东请求解散是指公司股东达到法定要求提起解散公司请求的情形。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前提:股东通过向人民要求解散公司的前提条件是,一名股东独自或者若干股东累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向人民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人民受理的股东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应当是基于下列理由之一:1、公司连续2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发生严重困难的。2、股东在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上进行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3、公司董事之间存在长期冲突,并且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不能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4、公司的经营管理发生其他的严重困难,导致公司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形。上述四项诉讼解散公司事由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除了上述四项理由外,股东以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等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等其他任何原因为由,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人民不予受理。我国公司法规定的一般解散的原因有: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什么情况下可以问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专业解答在何种情形下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实体判决者而言,他们有权自收到判决书的翌日起算,在十五个自然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申请;而对于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程序裁决者来说,他们同样享有权利,可以在收到裁定书的次日起算,在十个自然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申请。

    2024.10.17 1486阅读
  • 离婚后哪些情况下可以提起财产诉讼

    专业解答我国法律允许离婚分登记离婚和诉讼离婚。即使完成登记离婚,协议遗漏财产分割、一方未履行承诺、后悔离婚协议或对方有财产不当行为时,当事人可寻求法律支持,提起诉讼。同样,诉讼离婚后发现财产问题也可再诉。当事人有权维护其合法权益,确保财产公平处置。

    2024.09.12 1065阅读
  • 何种情况下消协可以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专业解答消协可以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情形有: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侵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可能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未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未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方法的。

    2024.09.02 1194阅读
  • 什么情况下可以提起公司解散诉讼

    专业解答下列情况可以提起公司解散诉讼:(1)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2)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2024.09.02 1708阅读
  • 哪些情况下不能提出诉讼时效已过的抗辩

    专业解答我国《民法典》详细规定了无法提起诉讼时效抗辩的四种情况:一是请求立即暂停造成损害的行为,如排除障碍、消除危险;二是不动产和经注册动产所有权的返还请求;三是索求抚育、供养或扶养费用;四是法律明令禁止诉讼保护的其他请求权。

    2024.08.28 1700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公司经营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