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律咨询 > 天津法律咨询 > 河西区法律咨询 > 河西区贪污受贿辩护法律咨询 > 共同受贿罪金额如何认定
包同贺律师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共同受贿罪金额如何认定

李** 天津-河西区 贪污受贿辩护咨询 2025.07.11 06:17:17 390人阅读

共同受贿罪金额如何认定

其他人都在看:
河西区律师 刑事辩护律师 河西区刑事辩护律师 更多律师>
咨询我

(一)对于共同受贿行为,关键在于判断是否存在共同受贿故意以及相互配合的行为。只要满足这两点,无论各行为人在犯罪中的具体分工和实际分得赃款多少,都要对共同受贿的总额负责。这是对共同受贿本质的认定,确保犯罪行为得到全面准确的评价。

(二)对于从犯,虽要对受贿总额担责,但在量刑上会体现区别对待。这是因为从犯在犯罪中的作用相对较小。司法实践依据具体证据、行为表现等综合考量各行为人作用与责任,实现罪责刑相适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2025-07-11 08:27:05 回复
咨询我

1.共同受贿里,各行为人不是按自己实际分到手的钱来担责,而是对受贿的总数额负责。只要有共同故意,还一起行动了,不管干啥、拿多拿少,都得对全部受贿财物数额负责。像公职人员和普通人合谋收礼,按总数算受贿金额。

2.要是在共同受贿里是从犯,也就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虽然要对总数额负责,但判刑时会考虑作用大小从轻、减轻或免罚。实践中,会综合证据和行为表现来定责任。

2025-07-11 08:11:59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共同受贿罪中各行为人对受贿总额担责,非按个人实际分赃数额认定。
法律解析:
当共同犯罪人存在共同受贿故意并相互配合实施受贿行为,不论分工与获利差异,都要对共同受贿的全部财物数额负责。像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合谋收财,即便分赃不均,受贿金额仍按全部收受数额计算。不过,在共同受贿犯罪里的从犯,虽对受贿总额担责,但量刑时会依其在犯罪中的作用等情节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司法实践会结合证据、行为表现等综合判定各行为人责任。法律问题复杂多变,若你对共同受贿罪或其他法律问题有疑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

2025-07-11 07:57:44 回复
咨询我

在共同受贿罪里,各行为人的确应对受贿总额担责,并非依个人实际分赃数额认定。这一规定旨在全面考量共同犯罪行为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共同受贿是基于共同故意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各行为人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侵犯了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国家的廉政制度,所以应对全部受贿数额负责。

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和建议:
1.司法机关在认定共同受贿犯罪时,要严格审查各行为人是否存在共同受贿故意以及是否有相互配合的行为。对于主观故意不明确、行为缺乏关联性的,不应认定为共同受贿。

2.在量刑环节,对于从犯的认定要精准把握其在犯罪中的实际作用,确保量刑与罪责相适应。

3.加强法律宣传与培训,让公职人员明确共同受贿的法律后果,增强其法律意识,预防此类犯罪的发生。

2025-07-11 07:12:58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共同受贿罪中,基于共同故意和协作行为的存在,全体犯罪人需对受贿总额负责。这意味着不论在犯罪过程中各自扮演何种角色,也不论实际分赃多寡,都应以共同收受的财物总额作为认定受贿金额的依据。

(2)从犯在共同受贿犯罪里虽也要对总额担责,不过在量刑环节,会充分考量其在犯罪中的具体作用。如果其行为属于次要或辅助性质,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提醒:
涉及共同受贿案件,不同行为人地位作用不同影响定罪量刑。建议咨询以分析具体情况。

2025-07-11 06:54:02 回复

怎样界定与正常馈赠的界限,除正确把握罪构成要件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从双方的关系看,双方是同学、同乡、亲友及其他私人关系,还是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的关系。正常馈赠一般发生在有密切关系的个人之间,这种密切关系往往由来已久,且在馈赠发生之后仍保持和发展这种关系;而贿赂则是发生在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之间,双方的利害关系是由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身份而临时产生,且随贿赂目的得逞后而逐渐淡化。(2)从行为的动机来看,正常馈赠是行为人基于亲情、友情而无偿将财物送与他人;而贿赂则是行贿人为使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已谋取利益而将财物给予他人,(3)从行为的方式来看,正常馈赠一般是公开进行,为他人知悉;而贿赂则总是秘密进行,行为的双方都采取各种手段掩盖、隐匿、毁灭可能被查获的罪证,(4)从行为的时间上看,馈赠发生的时间一般确定;而贿赂则必然发生在行贿人有求人利用职务为其谋取利益之时。(5)从行为的标的物来看,正常馈赠的财物一般为私人财物;而用以贿赂的财物,既可能是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私人的,且标的物价值一般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损害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怎样界定与正常馈赠的界限,除正确把握罪构成要件之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从双方的关系看,双方是同学、同乡、亲友及其他私人关系,还是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的关系。正常馈赠一般发生在有密切关系的个人之间,这种密切关系往往由来已久,且在馈赠发生之后仍保持和发展这种关系;而贿赂则是发生在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与主管人之间,双方的利害关系是由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特定身份而临时产生,且随贿赂目的得逞后而逐渐淡化。(2)从行为的动机来看,正常馈赠是行为人基于亲情、友情而无偿将财物送与他人;而贿赂则是行贿人为使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已谋取利益而将财物给予他人,(3)从行为的方式来看,正常馈赠一般是公开进行,为他人知悉;而贿赂则总是秘密进行,行为的双方都采取各种手段掩盖、隐匿、毁灭可能被查获的罪证,(4)从行为的时间上看,馈赠发生的时间一般确定;而贿赂则必然发生在行贿人有求人利用职务为其谋取利益之时。(5)从行为的标的物来看,正常馈赠的财物一般为私人财物;而用以贿赂的财物,既可能是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私人的,且标的物价值一般较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损害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没有解决问题?一分钟提问,更多律师提供解答! 立即咨询
知识科普 律师解析
  • 共同受贿罪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

    专业解答关于共同受贿罪,其涉及的数额认定标准主要遵循了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司法解释。在大多数情况下,所确定的受贿额被视为受贿人员个人的受贿金额,其中也包括共同受贿过程中所获得的各部分财产的实际价值。倘若这些参与受贿的人员对于整起犯罪行为具有共同的意图与行动,那么他们将承担对于所有受贿金额的法律责任。

    2024.10.25 1420阅读
  • 共同受贿罪的数额认定条件是什么

    专业解答在对共同受贿罪的数额进行判定时,主要需虑及以下几个要素:首先是涉案人员的职务和社会地位,这将直接决定他们在受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其次,要考虑每名人员在整个事件中的参与度及其对受贿行径所产生的影响;再次,需要评估他们从事件中实际获得的财产金额以及对公共机构或公益事业带来的损失;最后,还应综合考虑每个涉案者的其他犯罪事实及其相应的责任程度。

    2024.10.24 1179阅读
  • 构成受贿罪认定金额的标准有哪些

    专业解答在中国,构成受贿犯罪所需符合的具体金额标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额达到“较大”的程度,这类犯罪的涉案金额要求至少在人民币三万元整及以上;另一类则是“数额巨大”或者具有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例如涉及的贿赂金额超过了人民币二十万元整。除此之外,无论涉案金额的大小如何,只要行为人在其职务范围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求利益,非法收取或者索要他人财物,都有可能被判定为受贿犯罪。

    2024.10.24 1300阅读
  • 贪污受贿罪的金额标准如何认定

    专业解答贪污受贿罪的财产数额如何界定对于贪污受贿犯罪行为中涉案金额的具体判定标准如下所示:当贪污违法所得处于3万元人民币以上且不足20万元时,应当被定义为“数额较大”的情况;若贪污数额达到或超过20万元人民币但又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的,应当被明确认定为“数额巨大”的范畴;而当贪污数额超出300万元人民币的,则应被视为“数额特别巨大”的严重违法行为。

    2024.10.20 1089阅读
  • 行贿受贿罪金额认定有几种

    专业解答行贿受贿罪金额认定的几种模式1. 个人受贿金额在五千元(人民币)以上者,将被视为实施了贿赂犯罪。2. 虽然个人受贿金额不足五千元(人民币),但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况时,仍有可能构成贿赂罪:因其行贿行为导致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严重损害;蓄意为难、威胁相关单位或个人,对其声誉和形象产生恶劣影响;以暴力手段强行索取他人财物。

    2024.10.19 1342阅读
热门专题 优质咨询 热点推荐
诊断报告 全面解读 深度解析

法律问题专业剖析,免费提供
法律问题诊断分析报告~

免费体验
优选专业律师

律师三重认证,为您提供更专
业、更权威的真人律师~

立即查看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