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以及案外人在执行程序中有着不同的异议权利与期限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若认为执行行为违法,应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益,在执行标的执行终结前提出;若执行标的由当事人受让,则在执行程序终结前提出。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需在执行通知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有正当理由逾期提出且法院审查属实的可获准许。
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相关主体应做到:
1.充分了解法律赋予的异议权利及对应期限,精准把握时间节点,避免逾期失权。
2.认真准备异议所需证据,确保证据真实、有效、与主张相关联。
3.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提出异议,规范书写异议申请书,清晰阐述异议理由。
2025-07-08 05:51:03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若觉得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有十日的时间可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从裁定送达之日起算。这给予其一定时间对违法执行行为进行救济。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在执行标的执行终结前可提出异议;若执行标的被当事人受让,需在执行程序终结前提出。这是为了保障案外人对自身权益的主张。
(3)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需在执行通知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存在正当理由且经法院审查属实的,可被准许。这体现对仲裁裁决执行程序的规范与审查。
提醒:
提出执行异议务必留意各阶段法定时间,同时准备好充分证据和理由,按法定程序进行。
2025-07-08 04:53:13 回复
咨询我
(一)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若觉得执行行为不合法,要在裁定送达十日内向负责执行的法院提交书面异议。这期间要赶紧整理好想法和依据,写成书面材料及时提交。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自己的权利,在执行标的执行终结前提出异议;若执行标的被当事人受让了,就在执行程序终结前提出。要注意把握好时间节点。
(三)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应在执行通知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有正当理由逾期的,经法院审查属实可准许。要准备好能证明正当理由的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2025-07-08 03:52:22 回复
咨询我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要是觉得执行行为不合法,从裁定送达日起十天内,能向负责执行的法院书面提异议。
案外人要是对执行标的有权利主张,认为能排除强制执行,执行标的没执行完就得提异议;若被当事人受让,执行程序结束前提。
申请不执行仲裁裁决,在执行通知书送达十五日内提,有正当理由逾期提,法院核实后可能准许。提异议得按程序,备好证据理由维权。
2025-07-08 02:36:31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及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有不同的时间规定,且需遵循法定程序并准备充分依据维权。
法律解析: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若觉得执行行为违法,应在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负责执行的法院书面提出异议。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益,若想排除强制执行,在执行标的执行终结前提出;若执行标的由当事人受让,则在执行程序终结前提出。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要在执行通知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有正当理由逾期提出经法院审查属实也可。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确保执行程序合法公平。若对执行异议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惑,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准确把握自身权利,依法依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5-07-08 02:23: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