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1)入职实习期工资由双方协商确定,但存在法定底线。一是不能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二是不能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这两个条件需同时满足,保障了劳动者在实习期间的基本劳动权益。
(2)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若支付的实习期工资不达标,劳动者有多种维权途径。首先可与单位协商,要求补足差额,这种方式较为温和。
(3)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借助行政力量促使单位改正;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通过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
提醒:
劳动者要留意工资发放情况,若发现不符规定及时维权。不同案情解决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以获更精准分析。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在入职前就实习期工资进行协商,确定合理工资数额,且要保证不低于法定标准。
(二)若用人单位支付的实习期工资不符合规定,劳动者先与单位友好协商,明确指出工资与法定标准的差距,要求补足差额。
(三)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交相关证据材料,让监管部门介入处理。
(四)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工资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1.入职实习期工资由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用人单位要按合同和规定及时足额付薪。若实习期工资不符规定,劳动者可先协商补差价。
3.协商不成,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维权。
结论:
入职实习期工资由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若单位支付工资不符规定,劳动者可协商、投诉或仲裁维权。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试用期工资有明确规定,既不能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也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按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当用人单位支付的实习期工资未达标准,劳动者可先和单位友好协商,要求补足工资差额。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在工资待遇方面遇到问题,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专业解答一、上班三个月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要求赔偿,没签劳动合同,书面提出离职后可以立即走人,除要求单位支付你工资、押金外,还可主张经济补偿金、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劳动纠纷资讯